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中后叶江南的社会转型与明王朝的应对18新型经济与明王朝互相拆台

(2024-07-05 07:20:29)
标签:

文化

明代苏州

社会转型

魏忠贤

分类: 苏州夜话

 

明朝中后叶江南的社会转型与明王朝的应对18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十二

 

我楚狂人

三、明朝经济失败的反思3

2.新型经济与明王朝互相拆台1

东林党与它的政治继承者复社,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江南社会转型的代言人。我们细细研究张溥的名文《五人墓碑记》及相关资料,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我曾经在以前的研究论文中说过,“五人义事件”,实际上是东林党人把苏州全城人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了。其手段,不恰当地说,很有点今天的“颜色革命”的路数。周顺昌被逮捕,为什么这么快就被普通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迅速形成暴力抗议,甚至围攻巡抚衙门?没有有影响的人物在背后策划运作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迅速失控的局面的。通过《五人墓碑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东林党人的活动,复社骨干的配合。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手工业工人对政权的不满,舆论强化社会撕裂感,激化矛盾,把局面推向极端。而最后,又推出五个普通人为全城百姓挡灾,给老百姓种下仇恨的种子。

东林党人和复社骨干,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维护江南社会转型获得的利益,但是合唱不是破坏了国家已经很危急的经济局面。

崇祯继位后由于他的急功近利与士大夫的私欲,国家经济进一步恶化。

明崇祯帝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被后人同情的亡国之君。崇祯帝一生勤勉,兢兢业业,最后拒绝逃亡和妥协,以身殉国。崇祯帝用自己的生命悲壮地践行了祖先明成祖的遗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但是我们客观地看待历史,会发现,崇祯帝确实是一个注定倒霉的皇帝,内外交困,天灾人祸。但是,由于崇祯帝的急功近利,又加剧了国家危机的进程。从这一点看,崇祯帝对明朝亡国还是有其历史责任的。

我为什么定义崇祯帝“急功近利”?我下面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其一,崇祯瓦解魏忠贤集团却没有培养制衡东林党的势力。

崇祯帝一登台,第一个举措就是瓦解魏忠贤集团,这在当时和历史书上都是一片叫好声的历史事件。由于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和方苞的《左忠毅公遗事》多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对魏忠贤集团的历史定性似乎铁案如山。但是,我在写“清流”的系列文章中就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其实宦官集团向来就是皇权的附庸,是皇权的爪牙,解决皇权的脏活累活,还要担任背锅侠。魏忠贤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由于我国文人一贯的高明策略“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就有了很多宦官背锅侠。高力士真有那么坏?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忠心的臣子。童贯真有那么坏?童贯是对西夏战争功业最显著的统帅。同样的,魏忠贤真有那么坏?为什么崇祯帝在临死前后悔说,有魏忠贤,不会这么快亡国。

魏忠贤主要做了这么点事情,首先是抗衡东林党,力求增加江南的财税收入。其次是加强对边将的控制,力求边将对中央的服从。再次,就是对朝臣朋党的打击,反对朝廷沉溺于无休止的党争。当然,魏忠贤的手段是酷烈的。但是也是当时政局逼出来的。汉武帝重用张汤,明成祖重用纪纲,道理是一样的。崇祯帝以外藩入主,清除前朝权宦也是建立皇权威权必须的,但是没有魏忠贤的替代品就不对了。士大夫失去制衡力量,这也是可怕的。崇祯朝似乎就是皇帝一个人在殚精竭虑,士大夫都在热衷党争。这个局面,就是没有处理好瓦解魏忠贤集团的后续工作的后果,

明朝中后叶江南的社会转型与明王朝的应对18新型经济与明王朝互相拆台
五人墓高义堂,王家伦诗与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