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寅科场案的苏州人的情绪倾向2民间传说与结案情况

(2024-06-04 07:10:50)
标签:

文化

明朝苏州

唐寅

科场案

传说与结案

分类: 苏州夜话

唐寅科场案的苏州人的情绪倾向2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十一

我楚狂人

 

一、唐寅科场案的概况2

2.唐寅科场案的民间传说

唐寅科场案在苏州民间的传说却是完全不同的样子,故事离奇而荒唐,却充满了浪漫。

苏州民间广泛流传的唐寅科举失利的故事是这样:说是唐寅在考试中,忽然想起了自己年幼家贫,一面苦读,一面在锡器铺学徒做锡蜡烛台贴补家用?看到考棚里的锡蜡烛台,有点迷茫,于是就情不自禁对着考棚的锡蜡烛台画了起来“写生”,考卷上没有一字答题,就是一张锡蜡烛台图。

这张锡蜡烛台图交到主考手里,主考震怒,认为是对国家考试的蔑视,力主严惩。于是唐寅下狱。后来虽然免除一死,据说是诡称疯病发作所致。最后判定,唐寅终身不得在参加参加科考。

在民间传说中,唐寅是一个淡泊名利的名士,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是一个任性这一所为的狂生。这也正是苏州人喜欢的样子。

唐寅画蜡烛失功名的传说,通过越说越奇的苏州评弹等舞台艺术,广泛流传,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而真实的唐寅科场案反而不为人知。我们不得不说,“小说家言”真的很厉害。

这说明,苏州人不愿意自家的大才子卷入作弊案件,哪怕是为之鸣冤叫屈也不屑。苏州人宁愿编造一个唐寅自愿放弃考试的传说,这说明苏州的文人内心是很骄傲的,但是多少也有点脆弱。用一句今天的网络语,就是“玻璃心”。

其实这一传说,已经表明苏州人对自家才子的偏爱了。

3.唐寅科场案的结案

历史上真实的弘治程敏政科场案始终查无实据,但是当时舆情汹汹,已经到了非处理程敏政不可的地步。 不得不赞叹中国官场斗争技巧领先世界,鼓动舆情,诱导政治走向,汉唐已经开始,所谓清流无不是操纵舆情的高手。到了明代已经纯熟,程敏政案只是一个例子罢了。

于是程敏政勒令致仕,也就是提前退休。

发起者华昶革职。

所有考卷打回重新阅卷。

考生唐寅、徐经革除录取资格,终身不得再参加会考,并且以举人功名强行担任吏职,并终生不得担任正印官。其实这一定案,对唐寅来说,他的仕途是完结了,而且带有很强的侮辱性。这是唐寅不能忍受的,所以就任吏职不久,唐寅就辞职不干了,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一个专业的文化人。

但是,其实被舆情劫持的皇室内心是愤怒的,《明孝宗实录》论此事为:“言官驳其主考任私之事,实未尝有。盖当时有谋代其位者,命给事中华昶言之,遂成大狱,以致愤恨而死。有知者,至今多冤惜之。”

一笔糊涂账。

唐寅科场案的苏州人的情绪倾向2民间传说与结案情况
王家伦诗与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