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武赶散”考订5

(2024-04-11 07:59:14)
标签:

文化

苏州人对明朝

洪武赶散

阊门赶散

分类: 苏州夜话

“洪武赶散”考订5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四

我楚狂人

 

二、“洪武赶散”的具体情况2

2.又名“阊门赶散”的原因

洪武赶散的苏州移民,甚至是苏州周边遗民,多自称来自苏州阊门,所以很多著作多把洪武赶散称为“阊门赶散”。

民间和学术界普遍持有的观点是:

其一,洪武赶散的出发地在阊门。

有人以为,洪武赶散的出发地是阊门。所有的移民都是在阊门集中,登记造册,登船遣送。

这个说法我以为有可能。我们知道,自有大运河以来,阊门就是苏州的水运中心,这里有最发达的码头体系。苏州的最大的码头万人码头在阊门,万人码头的分流码头南码头、北码头、丹阳码头等都在阊门,这里是唯一有能力遣送几十万人口的水运中心。所以,洪武赶散的出发地在阊门,完全合乎情理。

当然,如果有具体历史资料佐证,就更完美了。

其二,自称阊门人有政策优惠。

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说当时朱元璋不满一些在苏北的人想返回原籍,想斩首,然后朱元璋边上的一个大臣想了个办法挽救那些人,他劝朱元璋说自己是苏州阊门的,希望朱元璋对苏州阊门的人法外开恩,然后马上通知在苏北的苏州移民,都说自己是阊门的,可以消灾,故如是说。

这一说法的传说色彩太浓。

另外,根据盐城的地方史料,说是朱元璋为了稳定遗民民心,说是只要说自己是阊门人,就可以得到税赋优惠。

这个说法具有可能性,但是必须有相关文献支撑才能成立。

其三,阊门的名气太大,几乎就是苏州的代名词。

苏州阊门,从建城以来就是苏州最主要的城门,也是最繁华的城门。根据《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最早有关伍子胥建城的记载,苏州八城门“象天八法”,苏州西面城门阊门就是主城门。所谓“阊门”这个名字就是这个含义,“阊门”就是“阊阖之门”,也就是天宫的正门南天门。阊门是苏州联系外部世界的主通道,是大运河的转运中心,所以《红楼梦》称阊门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地”。所以,阊门几乎就是苏州的代名词。

佐证一,本文一开始就说道的施耐庵后人自称阊门外施家弄,实际上施家弄在苏州外。

佐证二,苏州第一座天主教堂杨家桥天主堂,始创于明代后期的苏州杨家桥民宅。(按,现在所在地是三香路,原地名是胥门外三香庙高板桥)杨家桥位于苏州城城墙外护城河边的西南角拐弯处,也就是胥门南,盘门西。但是,上海的天主教会的资料却是说“阊门外三里多”。阊门始终是苏州最著名的地标。

苏州移民自称“阊门人”,就是洪武赶散又称“阊门赶散”的原因。

 

虽然,洪武赶散不见于正史,但是确实是历史的真实存在。 

 

“洪武赶散”考订5
五龙汇阊,图片均为葛玮摄。
“洪武赶散”考订5
山塘街口
“洪武赶散”考订5
外水关桥及城楼
“洪武赶散”考订5
吊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