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赶散”考订1——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四

标签:
文化苏州人对明朝洪武赶散初步认识 |
分类: 苏州夜话 |
“洪武赶散”考订1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四
我楚狂人
1974年,我在江苏师院中文系读书,当时要外出“开门办学”,我们小组去了苏北海安的全国先进单位“海安角斜红旗民兵团”。期间我们还出了海。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经过东台、海安、盐城等地,都碰到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当地人一听说我们是苏州来的,都特别亲热,都说自己也是苏州人,有的人还说自己是苏州阊门人,言之凿凿。
此后,我在退休前的十几年,一直参与江苏省写作学会的活动,还担任了十来年学会的常务理事。此期间接触的苏北朋友多起来,他们中也有自称祖上来自苏州的,如兴化的朋友。
我在江苏师院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正逢“评法批儒”的高潮,其中就有“评《水浒》”的活动,我受系里指令,整理《水浒》的相关资料,并外出各单位“宣讲”,上到市级机关理论班子,中到市级各局、兄弟院校,下到部队连队、农村生产队、工厂车间,我都去过。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找到了兴化施家桥与施耐庵的资料。其实,施家桥与施耐庵联系在一起,其研究的历史并不久远,还是新四军在兴化建立地方政权的时候。今天的施耐庵墓、施耐庵祠堂,都是新四军整理出来的。施家桥人至今说,他们就是苏州阊门外施家弄搬来的。今天,《水浒》研究者多采此说。我这里要纠正一下,苏州阊门外从来没有施家弄,苏州施家弄在胥门外,是两条并列的弄堂,称为大施家弄和小施家弄,今无存,拆建成居民小区施家花园。施家弄施家后人自称始祖是孔子弟子施之常,而施耐庵就是出自他们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多苏州人自称是苏州人?而且分布地域很清晰,就是在东台、海安、兴化、盐城、大丰一带。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多年,直到我退休后,偶然的机会,我解决了这个疑问。那就是,我发现了地方志上提到了这样一个概念——洪武赶散。
根据我初步接触到的资料,说是朱元璋占领苏州之后,嫉恨苏州人怀念张士诚,就下令把苏州人赶出苏州城,强行遣送到张士诚的老家去“插队落户”。而被赶散的苏州人一直怀念着自己的家乡,世世代代告诉子孙后辈:我们是苏州人,我们来自苏州阊门。
于是我就带着这样的基本认识,开始了关于“洪武赶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