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音乐3诗的语言的音乐感
(2024-03-18 07:42:08)
标签:
文化诗与音乐语言的音乐感 |
诗与音乐3
——诗学乱弹之三
我楚狂人
二、诗的语言的音乐感
我们今天,常常说到古典诗词语言的音乐美,但是我们的鉴赏家在鉴赏诗词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是本身不懂音乐,还是根本没有往此处想?
举个例子,譬如白居易的代表作《琵琶行》,这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常客,我的教高中的同行都多次教过。我们都曾经反复鉴赏《琵琶行》中精美的比喻,把难以描摹的音乐上化为可以体悟甚至可以触摸的形象。这不错,这是白居易的了不起的艺术成就。也有的同行懂一点琵琶,从“转轴拨弦三两声”里看到了演奏前的“调弦”,“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看到了“技法”和“曲目”。证明作者白居易诗真懂琵琶的。但是我至今没有看到如我一般发掘白居易用充满音乐感的语言写音乐的。我是这样鉴赏《琵琶行》第一节的:
原诗: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常的老生常谈我就不重复了。我引导学生体悟语言的音乐美。这八句,两句一押韵,两句一转韵,平仄声对转,形成了极强的音乐美。这在琵琶声出现前先把读者带进了音乐的氛围中。
我的这一鉴赏,没有前人借鉴,没有师承,完全是我个人的体悟。我以为作者就是这样的用意。
同样的,鉴赏柳宗元的《江雪》,我也着眼于音律。我特别注意到《江雪》的用韵,用的是入声韵。这非常罕见。这是用峭拔的入声韵,表现作者嫉妒孤独中的内心的呼号。听得到吗?
这个观点也没有前人,但是事实上这两例足以证明唐人已经得到我们语言的音乐美的精髓。
我们民族追寻自己语言的音乐美,其最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南朝,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就是沈约的“四声八病”,被后世研究诗律者奉为圭臬。
所谓“四声”就是“平上去入”,这在当时还不普及,连博学如梁武帝也不懂。他虚心向《千字文》的撰写者周颙请教,因为《千字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意图就是通过蒙学课本来推广“四声”的知识。周颙很高明的用举例方式说了“天子圣德”说明何谓“四声”。这不是马屁,是政治智慧。
周颙的推广四声知识也罢,沈约的“四声八病”也罢,就是发掘我们民族语言的音乐美,而诗歌就是体现语言音乐美的最好的载体。于是就有了诗句格律化的追求。这一追求,到唐代臻于完美。杜甫的诗圣之圣,不仅在于他的诗歌的内容,还在于他对诗歌形式的完美化的贡献。请大家自己看看杜甫《秋兴八首》对诗歌音律美的极致追求,自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以,诗歌的语言就是音乐化的语言。所以,音乐化语言的诗歌唱起来更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