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杨泽海校长1——七中旧事补遗之三

(2024-02-27 08:11:44)
标签:

文化

七中旧事补遗

杨泽海校长

初步印象

分类: 往事如烟

再说杨泽海校长1

——七中旧事补遗之三

我楚狂人

杨泽海校长,是七中短暂历史绕不开的话题。我曾经在《七中旧事》系列文章中写过杨泽海校长,但是随着岁月沉淀,特别是我在2012年参加过五中校史撰写(因病未果)后,对这一段历史的认识加深了。尤其是,近阶段对中国现代教育史的进一步审视,我对杨校长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所以,我要再一次写杨校长。我再次写杨校长,实际上如我写五中老校长葛鸿钧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探索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杨校长真正执掌七中校务时间不算很长,也就是1962年秋正式担任七中校长,到1966年初夏,文革爆发,被首批“抛出”。前后不足四年。但是由于他的执着他的强势他的个性鲜明,在七中留下了他鲜明的印记。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不得不钦佩杨校长就是一个教育求道者殉道者,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绝不为过。

一、杨泽海校长印象

19628月下旬,学校通知我们学生参加学校的搬家活动。我当时刚升初二,与同学们一起兴奋地推着小板车,把课桌椅从学校借用的朱家庄市委党校大楼搬出,运往爱河桥原苏州工专校区。我们兴奋,是因为老师们告诉我们,这是我们自己的校舍了,不再借用了。我们兴奋,还因为我们不再是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胥门中学”了,而是有了正式的番号——苏州市第七中学。

请记住,苏州市第七中学的名称从1962年秋正式启用,同时杨泽海担任苏州市第七中学校长。如果从这个视角看,杨泽海校长是七中首任校长,也是文革前七中唯一的校长。

搬家完成,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举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杨校长。我们孩子的眼里,这位校长有点威严:脸型瘦硬,棱角分明;目光锐利,不苟言笑。总之有点高冷,有点距离感。

文革前,我们普通学生是很难接触校长的,总是远远看。而杨校长也给我们“看”的机会,那就是每天早操,他总是站在学生队伍的前方,磐石般一动不动。杨校长的规矩,小雨不停操,他带头淋雨。据说,这是他的老校长张荫梧的风格。

给我们学生的感觉,这位校长身上似乎有点军人气质。其实,杨校长一生就是书生,与军旅生活无关。

再说杨泽海校长1——七中旧事补遗之三
苏州万寿宫,下同。苏州市老年大学所在地,杨泽海校长是首任常务副校长。
再说杨泽海校长1——七中旧事补遗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