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生九子说差异——成语说龙之六

(2024-02-15 07:38:37)
标签:

文化

龙生九子

差异

分类: 谈天说地

龙生九子说差异

——成语说龙之六

我楚狂人

成语龙生九子,是指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传说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孩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现在流行最广的版本是《中国吉祥图说》的说法:

1.长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次子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心胸狭隘,所以有成语“睚眦必报”;

3.三子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4.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5.五子狻猊(sun ní),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形象。

6.六子霸下(也有另一种名字,方框内的看成一个字,[虫八][虫夏]),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8.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九子螭吻(ch wn),又名鸱尾或鸱(ch)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其他版本如《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于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根据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的说法,龙的九个孩子分别为:

老大囚牛(qiú niú

老二睚眦(yá zì

老三嘲风(cháo fng

老四蒲牢(pú láo

老五狻猊(sun ní

老六赑屃(bì xì

老七狴犴(bì àn

老八负屃(fù xì

老九螭吻/鸱尾(ch wn/ch wi

另也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bì xì

老二螭吻/鸱尾(ch wn/ch wi

老三蒲牢(pú láo

老四狴犴(bì àn

老五饕餮(to tiè

老六蚣蝮(gng fù[5]

老七睚眦(yá zì

老八狻猊(sun ní

老九椒图(jio tú

有的说法还把螭首、朝天吼(犼)也列入龙子之一。

都是龙的儿子,长得都不像龙,性格各异。这很有启示。首先,老爸不足依仗,即使是龙的儿子也不是龙。自己的发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其次,血统不足依仗,即使是亲兄弟,也是从长相到品性各异。于是从事的“职业”也不同,龙的儿子照样要出苦力,譬如扛包(驮碑),譬如看门。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要老是沉醉于“曾经阔过”。重在今天。

大年初六,六六大顺,新年好!

龙生九子说差异——成语说龙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