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的吴国遗存34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吴王苑、苑桥、阳山、邗沟

(2023-12-04 07:57:13)
标签:

文化

苏州吴国遗存

夫差

文化遗存

吴王苑阳山等

分类: 苏州夜话

苏州的吴国遗存34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二

 

我楚狂人

五、夫差争霸12

6文化遗存4

 

其一、诸多夫差、西施的遗迹4

吴王苑与苑桥

吴王苑的可信范围在今之干将路东段北侧,大致范围是东起仓街,南到干将路,即原先的新学前,西至第四直河,即平江河,北至新桥巷河。吴王苑久废,今仅存苑桥桥名。这一块地块,明代开始成为县学,所以其南面的道路称为“新学前”,现在是干将路的一段。清雍正年间析元和县,这里是两县合用的县学,称“长元学宫”,即长洲县与元和县的县学。今天长元学宫的大成殿还保留完好。

苑桥在平江路南口,跨第四直河,连接新学前与濂溪坊,现在都是干将路的一部分。苑桥现在是重建的水泥桥,旧桥无存。

苏州的吴国遗存34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吴王苑、苑桥、阳山、邗沟
苑桥今貌,下同。两图均来自老百晓集桥。
苏州的吴国遗存34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吴王苑、苑桥、阳山、邗沟

苏州的吴国遗存34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吴王苑、苑桥、阳山、邗沟
苏州长元学宫大成殿,这里就是吴王苑旧址。
苏州的吴国遗存34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吴王苑、苑桥、阳山、邗沟

阳山

阳山,民间又俗称“大阳山”,以其为吴中体量最大的山。阳山又名秦馀杭山、万安山,还有四飞山、蒸丘、蒸山等别名。《越绝书》云:“秦馀杭山者,越王栖吴王夫差山也,一名万安山。”《郡国志》云:“万安山下即干隧,擒夫差处。”《史记正义》云:“干隧在万安山西南一里,又名四飞山。”《吴地记》:(四飞山)以四面视之,势若飞动也。顾元庆《阳山新录·序》云:“阳山为吴之镇,以其背阴面阳,故曰阳山。山高八百五十馀丈,逶迤二十余里。或云东为阳,西万安,南秦馀杭,北四飞,又名蒸丘、蒸山。”

阳山更像是一个山脉,占地范围很广。阳山的最高峰为中部的箭阙峰,海拔338.2米,是苏州仅次于穹窿山的第二高峰。在远处望去,山顶平展展,挡住了苏州西北半壁天空的雄伟大山,就是阳山。清《浒墅关志》曰:阳山为吴之镇,也就是说,阳山是吴地主山。或曰,阳山因山势南北横断走向,取山东为朝阳山西为夕阳之义而名阳山。

邗沟

邗沟,这是在大江以北的扬州了,史料记载是夫差为北上争霸而开凿。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这是历史上第一条连接江淮的运河。

公元前486年,夫差开凿邗沟,至今认为是扬州城市发展的开端,所以至今扬州人祭祀夫差。

苏州的吴国遗存34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吴王苑、苑桥、阳山、邗沟
阳山,下同。即史籍之秦余杭山,夫差自刎殉国处。
苏州的吴国遗存34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吴王苑、苑桥、阳山、邗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