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吴国遗存31夫差争霸文化遗存之馆娃宫采香泾香溪

标签:
文化苏州吴国遗存夫差文化遗存馆娃宫采香泾等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的吴国遗存31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二
我楚狂人
五、夫差争霸9
6文化遗存1
夫差时期在苏州留下的文化遗迹无疑是最多的,下面罗列一些。由于数量极多,难免挂一漏万之讥。
其一、诸多夫差、西施的遗迹1
馆娃宫
苏州灵岩山,在古城西南十一公里,从木渎古镇循山塘古街可以直插山脚下。灵岩山山不甚高,海拔仅182米,因拔地而起,尤觉气势非凡。因山多奇石形态万千而得名,古来有所谓“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现时已难一一指认。如酷肖巨龟面朝太湖的“望弗来”,如形如一指指天,又如女子眺望的“望夫石”,石蛇、石灵芝,宛然真切。“灵岩”的含义就在此。灵岩山石呈深褐色,石质细腻,可作上好的砚台,所以又名“砚山”。灵岩山砚虽不能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和山东红丝砚(一说是山西澄泥砚)等四大名砚争高低,但也是砚中珍品。灵岩山又因山形如巨像踞地,又名“象山”。又因山有奇石如鼓,又有“石鼓山”的别名。一山多名,吴中诸山大抵如此。
灵岩山的山顶花园,据说就是吴王夫差为绝世美女西施建造的馆娃宫遗址,这个“馆”做动词解,就是“造房子给……住”的意思,“娃”是古代吴方言中“美女”的意思,“馆娃宫”连起来解释就是“造给美女住的宫殿”。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旧日宫舍自然荡然无存,但是山顶花园的吴王井、西施玩月池、响蹀廊、琴台等遗迹尚可寻觅,供墨客骚人发思古之幽情。据说,馆娃宫是世界最早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源头,不知是否有点附会?
琴台是灵岩山最高峰,因西施再次操琴而得名。
采香泾
在苏州灵岩山著名的“望佛来”观景点,可以见到山下有一条笔直的河道,通向胥口,这条河道就是采香泾,俗称“一箭河”。这是苏州人家喻户晓的河流,也有着家喻户晓的故事。
说是吴王夫差宠爱西施,在灵岩山筑馆娃宫。西施爱水,山顶凿玩月池犹有不足,于是夫差在山上射一箭,命人按照箭的方向开凿一条笔直的河道,通往太湖,河上广植莲花,供西施采莲。所以命名为采香泾,俗称一箭河。
香溪
木渎山塘河又名香水溪、香溪河,木渎雅称香溪,也就因此河而得名。相传吴越春秋时,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为她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西施在宫中每日用香料沐浴,这些水流入山下河中,日久脂留不退,满河生香,故名香溪。
香溪水西从光福、善人桥而来,抵吴宫遗址,东至木渎山塘街斜桥口,汇入胥江。由于香溪是山溪水,而胥江为太湖水,一清一浊,一缓一急,两脉水流在斜桥之下汇合,形成“分水”奇观。
木渎山塘河横向汇入胥江,其主干道通到灵岩山脚下,正对上山山道。河道尽头即上了《姑苏繁华图》的山前村,河边有清初诗人张永夫墓,张永夫故居啖蔗轩旧址就在墓边,张永夫墓保护尚好,啖蔗轩今无存,我还尚见。
香溪旁诗人张永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