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的吴国遗存29夫差争霸之附录一、杀伍

(2023-11-29 07:41:40)
标签:

文化

苏州吴国遗存

夫差

附录一、杀伍

分类: 苏州夜话

苏州的吴国遗存29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二

 

我楚狂人

五、夫差争霸7

附录一、杀伍

夫差一生功过,最被人诟病的是杀死功臣伍子胥。说起来阖闾夫差父子两代的辉煌都离不开伍子胥,是伍子胥帮助阖闾设计刺杀王僚夺取君位,是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成全强国气象,是伍子胥推荐孙武打败强敌楚国,是伍子胥推荐夫差成为继承人,是伍子胥带兵攻灭越国。但是,夫差还是杀了伍子胥。各种史籍都记载了夫差杀死了伍子胥。其中,《吴越春秋》记载比较详细。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

吴王还,乃让子胥曰:"吾前王履德明,达于上帝。垂功用力为子西结强仇于楚。今前王譬若农夫之艾杀四方蓬蒿,以立名于荆蛮,斯亦大夫之力。今大夫昏耄而不自安,生变起诈,怨恶而出,出则罪吾士众,乱吾法度,欲以妖孽挫衄吾师;赖天降哀,齐师受服。寡人岂敢自归其功,乃前王之遗德,神灵之祐福也。若子于吴则何力焉?"

伍子胥攘臂大怒,释剑而对曰:"昔吾前王有不庭之臣,以能遂疑计,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所患,外不忧此孤僮之谋,非霸王之事。天所未弃,必趋其小喜,而近其大忧。王若觉寤,吴国世世存焉;若不觉寤,吴国之命斯促矣。员擒。员诚前死,挂吾目于门,以观吴国之丧。"

吴王不听,坐于殿上,独见四人向庭相背而倚,王怪而视之。群臣问曰:"王何所见?"王曰:"吾见四人相背而倚,闻人言则四分走矣。"子胥曰:"如王言,将失众矣。"吴王怒曰:"子言不祥!"子胥曰:"非惟不祥,王亦亡矣。"

后五日,吴王复坐殿上,望见两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王问群臣:"见乎?"曰:"无所见。"子胥曰:"王何见?"王曰:"前日所见四人,今日又见二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子胥曰:"臣闻,四人走,叛也;北向杀南向,臣杀君也。"王不应。

吴王置酒文台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执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闻之,君不贱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为寡人有功,吾将爵之上赏。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于寡人,吾将复增其国,以还助伐之功。于众大夫如何?"

群臣贺曰:"大王躬行至德,虚心养士,群臣并进,见难争死;名号显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赏,亡国复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

于是子胥据地垂涕,曰:"於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谗夫在侧;政败道坏,谄谀无极;邪说伪辞,以曲为直,舍谗攻忠,将灭吴国:宗庙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荆棘。"

吴王大怒,曰:"老臣多诈,为吴妖孽。乃欲专权擅威,独倾吾国。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计,无沮吴谋。"

子胥曰:"今臣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之臣。臣不敢爱身,恐吾国之亡矣。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今大王诛臣,参于桀纣。大王勉之,臣请辞矣。

子胥归,谓被离曰:"吾贯弓接矢于郑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听从吾计,破楚见凌之仇。欲报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祸将及汝。"被离曰:"未谏不听,自杀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

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为汝父忠臣立吴,设谋破楚,南服劲越,威加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吴。今乃忘我定国之恩。反赐我死,岂不谬哉!"吴王闻之,大怒,曰:"汝不忠信,为寡人使齐,托汝子于齐鲍氏,有我外之心。"急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见。"子胥把剑仰天叹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与龙逄、比干为友。"遂伏剑而死。

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于是吴王谓被离曰:"汝尝与子胥论寡人之短。"乃髡被离而刑之。

王孙骆闻之,不朝,王召而问曰:"子何非寡人而不朝乎?"骆曰:"臣恐耳。"曰:"子以我杀子胥为重乎?"骆曰:"大王气高,子胥位下,王诛之。臣命何异于子胥?臣以是恐也。"王曰:"非听宰嚭以杀子胥,胥图寡人也。"骆曰:"臣闻人君者,必有敢谏之臣,在上位者,必有敢言之交。夫子胥,先王之老臣也,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臣。"吴王中心悷然,悔杀子胥:"岂非宰嚭之谗子胥?"而欲杀之。骆曰:"不可。王若杀嚭,此为二子胥也。"于是不诛。

《吴越春秋》的这一段记述未免小说意味太重了。顺便说一下,伯嚭也是伍子胥引进的“人才”,在《吴越春秋》中又被写作“白喜”。

从上述内容看,表面上看,是夫差疑心伍子胥心怀二志,与敌国齐国“勾勾搭搭”,加上伯嚭的挑拨造成的。实际上是君臣二人在确认“主要矛盾”方面的尖锐冲突的激化。

事实证明,伍子胥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夫差自坏长城,并非首例,更不是罕见的一例。

苏州的吴国遗存29夫差争霸之附录一、杀伍
苏州胥门伍子胥建城思想铭碑。
苏州的吴国遗存29夫差争霸之附录一、杀伍
胥门伍子胥立像
苏州的吴国遗存29夫差争霸之附录一、杀伍
胥江口水仙庙老照片。一说祭祀伍子胥。
苏州的吴国遗存29夫差争霸之附录一、杀伍
浙江盐官镇海神庙潮神伍子胥立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