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吴国遗存8真山春秋墓
(2023-11-08 07:20:58)
标签:
文化苏州吴国遗存寿梦真山春秋墓文化遗存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的吴国遗存8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二
我楚狂人
三、寿梦始强4
2.文化遗存
真山春秋墓
1995年4月5日,苏州真山顶峰墓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考古发现真山墓是苏州地区最早凿山为穴的春秋墓葬,此墓虽遭破坏,但仍出土了数百件珍贵文物。此墓疑为寿梦墓,但是一直没有结论。
真山,阳山之余脉,古称甑山,旧志称山巅有七穴,如瓦甑,故名甑山。明《长洲县志》:“竹青塘北曰鸡笼山,又北曰甑山,其南有小山曰枣山,遥望翠巘在云中”。
真山位于苏州浒墅关西北1.5公里处,主峰海拔76.9米,围绕主峰分东、南、西、北四脉。南脉较短,北脉逶迤稍长,东、西两脉翼展两侧。山东侧有312国道和京杭大运河,北有华山,西近太湖,南有连绵叠嶂的群山。从东往西分别有观山、凤凰山、鸡笼山和阳山。
1992年11月,真山采矿二厂在真山东脉(小真山)炸山取石时,发现古墓一座。苏州博物馆考古部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同时对整个真山范围进行了勘查,共发现57座土墩,这些土墩分布在各山脉的山脊上,其中真山大墓为57座土墩之冠,位于高76.9米的大真山主峰,故称“真山大墓”。
真山大墓位于大真山主峰,气势雄伟。远眺其墩极其醒目、壮观,如耸立在真山上的庑殿顶。此墩是成四面坡的长方形锥形封土台,站在墩顶向东望,白石山、虎丘、何山、狮子山历历在目;南对观山、凤凰山、鸡笼山、阳山,山势崇峻连亘宛如天然屏障。通贯吴县西部山区的水流要道——浒光运河从中间串流而过。西眺滔滔太湖,举目苍茫,旷达开阔;北携华山,犹如小丘,被312国道所分。真山似一个巨人屹立在环山旁湖的平原之中。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4年11月至1995年4月,苏州博物馆与吴县文管会联合组成真山考古队,对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真山大墓墓室规格较大,陪葬玉器繁多,疑为吴王寿梦墓。墓室位于山体主峰正中,从山体基岩下凿为长方形,是典型的凿山为穴。
真山大墓墓室的规格是吴越一带同时期墓葬中最大的,棺床是重棺重椁,虽不能具体反映春秋时期棺椁的礼制等级,但如此大的墓室、叠压这么多层棺椁皮的情况也是较为罕见的。
此墓已被大规模劫盗,但是仍然留有很多玉器。在墓室的西部正中,还保留着棺床,棺床表面覆盖着厚厚一层漆皮。漆皮可剥离出十几层,多层有图案,应该是重棺重椁。图案有主纹和地纹之分,主纹为红漆描绘的兽面纹。在棺床的东侧外部发现了百余片玉饰片,棺床外发现了玉挂饰配件,棺床的头部位置发现了玉面饰,有还有数以万计的玉珠散落在棺床内。这些玉器仅仅是墓主人身上挂饰的一部分。例如玉面饰,不仅具有王者的象征,其规格和工艺的精致程度都是国内仅有的。特别是出土的有纹饰的玉器,以兽面纹为主,棺椁上的纹饰也都是兽面纹。这种威严、肃然的纹饰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装饰的,没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决不能在庞大棺椁上和显示身份的玉器上使用这种兽面纹。
吴到寿梦才称王,始通中国,吸取中原文化。墓葬也反应楚不少中原礼乐文化的影子。近几年发现的晋侯墓地中,都出土了西周的玉面饰等,说明玉面饰是春秋中后期诸侯的葬制。这样看,此墓最早也只能是寿梦。
从寿梦起的吴国112年历史中,除寿梦外,只有吴王阖闾在位时攻进郢都,夫差黄池作盟主有所作为。阖闾墓虽地名可考但与真山大墓环境不符;夫差兵败自杀,“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馀杭山卑猶”。因此此墓的规格只有寿梦可以享受。
真山大墓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大多为玉器,还有各类货币和原始青瓷器等等。
吴国货币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次出土了天然贝,还有玉贝,填补了吴国货币史上的缺门。也有人认为这些货币是装饰品、冥币,但是他们忽视了货币出土的位置:装饰品都在棺床内,有各种质地、形状,多的有整整一箱。而在棺床外都是被盗,尸体被拉出棺椁后散落,绝不可能为一箱,多以不会是装饰品。而这箱货币是在墓的东部,而且由于天然贝和玉贝一起出土,所以是同一性质,证明玉贝不是冥币。这个发现为研究吴国货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真山大墓抢救性发掘期间,留校任教的周秦兄与我一起专程到现场看了一下。那墓中细如米粒的玉珠竟然是都有打孔的,真正是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