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吴国遗存5苏州的吴国遗存5
(2023-11-05 07:28:18)
标签:
文化苏州吴国遗存寿梦朝见周天子称王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的吴国遗存5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二
我楚狂人
三、苏州的吴国遗存51
《史记吴世家》这样记载:“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吴国的历史从寿梦开始一下子热闹起来,好像真正的吴国史开始了。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姬姓,名乘,字寿梦。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61年在位),吴君仲庸十九世孙,吴君去齐之子。享年59岁,在位26年。司马贞《史记索隐》:“寿梦初霸,始用兵车。”
吴王寿梦,又称邗王,史文说寿梦为王号,寿梦名“乘”。“乘”字在青铜铭文中,是一个人张开双臂,叉开双腿站立在大木筏上。如此乘字含义非常清楚。寿梦的“梦”古音读忙(现代吴方言仍如此读),古字音同则字通(但必得照古音读),“梦”即通“网”,寿梦之意是“长久牢固之渔网”。他的名与王号都与吴地的水、鱼密切相连。
寿梦有四子:吴王诸樊、吴王余祭、吴王余眛(一作夷末、夷昧)、季札(亦称延陵季子)。寿梦孙辈最出名的就是下面两位:吴王僚,吴王余眛之子;吴王阖闾,吴王诸樊之子。
寿梦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继位之初就朝见了周天子,还沿途考察了中原文化,这是吴国国君第一次朝见周天子;二是,寿梦称王了,这是继楚王熊通之后第二个自称为王的诸侯;三是,开始参与中原诸侯的会盟,也就是说正是从“荆蛮”跻身被承认的诸侯了;四是,广招贤士增强国力;五是,四处征战,开疆拓土;六是属意幼子季札,给儿子们留下了兄终弟及的遗言。最后一条,我准备放在季札的文章中说,这里准备对前几条逐一说说自己的看法。
1.寿梦时代吴国的发展1
其一、寿梦元年朝见周天子
寿梦朝见周天子,不见诸书,仅见《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
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钟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为陈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因叹而去,曰:"於乎哉,礼也!"
这一段记载,为后世学者普遍采信。
寿梦元年,也是周简王元年。周简王(?前572年),姬姓,名夷,周定王之子,东周第十位君王。前585年-前572年在位,共在位十四年。当时的周天子早已只剩下“天下共主”的虚名,真正影响天下的是霸主。周简王正处晋国百多年霸权的时期。有文章说,周简王很高兴这次朝见,赐予殊礼。但是没有依据。我以为,当时的周简王见到了自己这位远房亲戚,很高兴是必然的,这毕竟是这方亲戚第一次上门。但是,他已经没有能力给予寿梦实质性的“殊礼”。
值得注意的是,寿梦继位之初就出访,这表明寿梦强烈的向外面学习的愿望。寿梦考察了自己最强大的对手楚国,也许楚国给了他富国强兵的榜样。他考察了鲁国的礼乐,感到了自己国家文化的落后,有了文化上奋起直追的急迫感。所以,寿梦的这一次出访,其意义不可低估。
其二、寿梦称王
寿梦何时称王?史书没有具体记载,都是很含混的记载。《史记·吴太伯世家》“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这里不能说寿梦一继位就称王,后世的很多文章都说寿梦一继位就称王,是望文生义了。我以为,至少寿梦朝见周简王的时候还没有称王,但是,是不是这一次出访使得寿梦有了称王的想法呢?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寿梦为什么要称王呢?我们先参考楚王熊通为什么要称王。楚王熊通是因为强大起来之后,不忿屈居子爵,要求晋封高等爵位而不得,一怒之下,自封为王的。吴国也是子爵。即使虞仲分封虞国,位居公爵,吴国始终还是子爵。楚国的不忿,吴国也有,甚至更强烈。
后世楚成王与宋襄公争霸,就是用“假王”硬压“真公”而执牛耳。强大起来的吴国就称王了,无非为了外部交往取得优势。所以,不久越王允常也称王了,这样,江南的吴楚越三国争霸,就成了三王之战,谁也不吃亏。
但是,这在儒家看来,自称为王就是“僭越”,就是“不臣”,是不合礼仪的,这就是吴楚越三国不被儒家认可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