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的记忆1——苏州的远古记忆之小序
(2023-10-13 10:01:57)
标签:
文化苏州良渚文化遗址大东厂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良渚文化的记忆1
——苏州的远古记忆之小序
我楚狂人
1976年2月,我大学毕业,根据当时“社来社去”——实际执行的是“县来县去”——的分配原则,我回到插队的昆山县任教,但是没有回到我插队的昆北周市而是去了昆南水网深处的陈墓——当时改名“成茂”,现在改名“锦溪”。我到陈墓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替工。陈墓中学的鲁德俊老师要调到县里培训初中教师,我就是那个到陈墓的替工。但是,这一去就是十四年半。去时我还是有几分青涩,离开时我已经是鬓边暗霜渐生。
但是,一去昆南十余年,却是意外认识了诸多良渚文化的遗存,这大约就是苏州现存最遥远的文化遗存了。我的这一组文章就从这里开始。
所谓良渚文化,现在通常的诠释是这样的:“是距今5300—4000年前后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命名。
良渚文化的中心地区为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不少学者认为良渚文化可以算得上中国的第一个王朝了,据《韩非子·显学》,虞代延续了一千余年,推测良渚文化便是虞朝的考古学文化。陈剩勇、吕琪昌等强调良渚文化是夏文化的源头。
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核心部位于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
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浙江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为良渚文化。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
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上引文来自百度,这也是现在学术界的通识。
我虽然在读大学阶段受到王迈老师朴学风的影响,开始重视自己的史学修炼,但是那时还是只重视典籍,不懂得考古成果的珍贵,所以当时我们在江苏师院读书时,我们文科楼东面不远,城墙根工地上发现新石器遗址,出土了一批黑陶陶罐,也只是好奇地看看热闹。这批出土文物现在保存在苏州大学校史馆吧。我真正对古文化遗址感兴趣,还是在到昆南任教开始的。
我任教初期见到的良渚文化遗存有昆山的陈墓大东厂遗址、周庄太史淀遗址、千灯少卿山遗址、张浦赵陵山遗址以及邻近的吴县胜浦草鞋山遗址、吴县甪直张陵山遗址。这些文化遗址我以前多有写到,这里就归总一下。也就只作简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