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清流概说3宋代清流与科举

(2023-08-22 07:10:18)
标签:

文化

宋代

清流

科举

欧阳修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宋代清流概说3

——说清流之四

 

我楚狂人

 

二、宋代清流概况2

下面,我就从这几个角度来看宋代清流。

1.宋代清流与科举2

我在整理科举史的时候说过,我国经过六朝、隋、唐、五代的漫长的酝酿和尝试阶段,在宋代初年终于成型成熟,并逐步走向鼎盛。宋太宗时期是科举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在宋太宗时代,科举成为国家大典,科举最主要的特征都已经具备。从这个时期开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我国读书人的信条。科举的盛行,在宋代形成了新的风气,那就是“门生”成为朋党的基础。从这一点说,宋代清流的温床就是科举。

举个例子,欧阳修是公认的清流旗帜性人物,而他的基础就是门生。

欧阳修(100786日-107298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景祐元年(1034年)任馆阁校勘,两年后因替被贬的范仲淹申辩而受牵连,外贬为夷陵县令。后入朝复任馆阁校勘,升为知谏院、知制诰等职,赞助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又上疏反对罢免范仲淹等事,被外放知滁、扬、颍及应天等州府。数年后再度被召回朝,任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年)升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被卷入濮议之争中,颇受非议。宋神宗初年,力求辞位,出知亳、青、蔡三州,又反对熙宁变法的部分措施。熙宁四年(1071年)得以太子少师致仕,翌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岁。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平生喜好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提携和栽培,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文纡徐委曲,明白易晓,擅长抒情,说理畅达。诗风雄健清丽,词风婉约有致。此外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卓著的成就  ,苏轼称他事业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师。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今有诗词文集《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传世。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这年的科举考试,堪称千年科甲第一榜。

主考官:欧阳修

副考官:梅尧臣,被称为宋诗“开山祖师”。

这一次的贡考,获得进士中竟有数十位名动千古、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人物,横跨了文学、政治、思想、军事等领域,这里面有3人位列唐宋八大家3人先后出任宰相,3位理学创始级大师,还有一位名将。

文坛大家:苏轼、苏辙、曾巩 (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实“老苏”苏洵也参加了这一次考试,只是两个儿子高中了,他落榜了。这样参与这次科考的八大家就是五人,宋代之八大家只缺王安石。

理学“北宋五子“之三:张载、程颢、程颐 (程颢、程颐是兄弟俩,张载是他们表叔),张载的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先后宰相九人:本届考生中共有9人先后出任宰相,副宰相,代表人物吕惠卿、章惇、王韶、林希、苏辙。吕惠卿,是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协助王安石推行了很多新政,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实干家。 章惇官至宰相,不仅自己中了二甲,他的侄儿章衡竟还是这一科的魁首——状元。

北宋名将:王韶,官至枢密副使。以文才进士为文官,因上书《平戎策》被授武官,后率军击溃西夏羌族人的军队,收服西北五州,开拓宋朝疆土两千余里;后任职副宰相,死后追赠燕国公。

请想一想,这里的门生资源多么雄厚,足可以让主考欧阳修成为一代文宗。同时,我们可以懂得苏东坡为欧阳修说的那些好话,以及苏东坡在苏州多次造访梅尧臣的原因了,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

宋代清流概说3宋代清流与科举
欧阳修画像,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宋代清流概说3宋代清流与科举

宋代清流概说3宋代清流与科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