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满柳侯井1——读《荔子碑》《剑铭碑》读柳杂记之十

(2023-06-27 07:26:07)
标签:

文化

读柳杂记

柳州柳侯祠

柳侯井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情满柳侯井1

——读《荔子碑》《剑铭碑》读柳杂记之十

我楚狂人

广西柳州柳侯祠,现在是柳宗元的规格最高的纪念地,这里的《荔子碑》和《剑铭碑》天下闻名。柳侯祠中的柳侯井相传就是柳宗元的遗物,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柳州人。

柳侯祠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南隅,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为纪念柳宗元而建。柳侯祠从唐代建成,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代三进制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

柳侯祠大门上高悬的“柳侯祠”金字匾额,系郭沫若的手迹。门联集韩愈诗句而成,曰:“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为清末永州知府杨翰所书。

柳侯祠中最著名的文物就是柳侯祠碑刻,20065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柳侯祠头进保存有自宋以来历代碑刻30余块,其中的两块荔子碑嵌座在中殿最为引人注目处。右侧为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所刻原件,左侧为仿宋的清代复制品,碑文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因其句首云荔子丹兮蕉黄,后人便称荔子碑。(《荔子碑》原文附于本文后,供参考。)诗赞柳侯,作者韩愈,字为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故后人亦称之为《韩文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此碑为柳侯祠的镇祠之宝,其刻石技艺刀法恣肆狂放、深浅奇正、随笔赋形,与苏轼雄奇、深厚的书法相得益彰,被人推为苏轼书法碑中第一。碑刻中还包括《柳州罗池庙碑》、两方元代刻的柳宗元石刻像,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壁间悬挂柳宗元生平资料及后人的书画作品。

二进为中厅,有石井两口,古色斑驳。柳宗元到柳州后,为解决百姓吃水问题,派员勘地寻源,挖井引水,这两口石井是纪念柳宗元为民掘井而设的,是柳侯“有德于民”的见证。

第三进的正殿中央,有一尊柳宗元三彩陶塑像,头戴褐色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手执狼毫,凝神攻读,是1996年柳州市博物馆为了增加柳侯祠内的景观,投资15万元从西安引进的。与柳宗元塑像同时引进的还有19尊唐代著名诗人三彩陶塑像,其中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等人。殿堂正中的玻璃柜里,金丝绒衬着一块残碑,为龙城石刻文曰: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原碑出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因碑文首有龙城柳而得名,据说一同出土的短剑上有与其相同的铭文,故又称剑铭碑”。传为柳宗元所书,其真伪引发数百年的争论,古代赶考的士子、涉水的商贾常将“剑铭碑”的拓本带在身,祈求平安。后殿安放有一尊柳宗元及三部将的铜塑像。此外,柳侯祠内还有两口清代大钟,一铜一铁。

情满柳侯井1——读《荔子碑》《剑铭碑》读柳杂记之十
柳州柳侯祠,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情满柳侯井1——读《荔子碑》《剑铭碑》读柳杂记之十

情满柳侯井1——读《荔子碑》《剑铭碑》读柳杂记之十

情满柳侯井1——读《荔子碑》《剑铭碑》读柳杂记之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