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俞樾的小学成就3其他成就之小说

(2023-04-20 06:57:49)
标签:

文化

苏州小学家

俞樾

其他成就

小说七侠五义

分类: 学术争鸣

俞樾的小学成就3

——苏州小学家之五

 

我楚狂人

三、俞樾的其他成就

俞樾的猎涉面级广,他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

小说研究

俞樾的小说研究成果,主要在修订《七侠五义》。我在写《清代小说》的时候曾经说过,转录于下:

俞樾是一位严肃的学者,但是并不妨碍他也喜欢戏曲、小说之类的俗文学。特别是俞樾对小说《七侠五义》的喜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于到了动手修改的地步。《七侠五义》这个书名也是俞樾改定的。

《七侠五义》是《三侠五义》的俞樾改编同人本《三侠五义》,清代著名评话艺人石玉昆所著。石玉昆,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他“博学善辩”,乃“西派之超绝者。自著《三侠五义》等书,谈唱皆雅。殁后有《赞昆》子弟书,名重一时”。后有续书《续侠义传》、《小五义》、《续小五义》、《续七侠五义》、《后续小五义》到《九续五义》等续书。

俞樾修改《三侠五义》,使这部小说得以广泛流传。学者赵景深在19561月所作的《三侠五义》前言中说:《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出现于光绪五年(1879)。1889年俞樾初见此书,认为第一回狸猫换太子“殊涉不经”,便参考《宋史》和《默记》等加以删改;他还认为书中所叙不只三侠,“南侠、北侠、丁氏双侠、小侠艾虎,则已得五侠矣。而黑妖狐智化者,小侠之师也;小诸葛沈仲元者,第一百回中盛称其从游戏中生出侠义来。然则此两人非侠而何?即将柳青、陆彬、鲁英等人概置不数,而已得七侠矣。”就改名为《七侠五义》,与《三侠五义》并行流传。

赵景深又说,俞樾对于这书的评话特性也有极好的比喻:“事迹新奇,笔意酣恣,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中筋节。正如柳麻子说《武松打店》,初到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甏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精神百倍。如此笔墨,方许作评话小说;如此评话小说,方算得天地间另一种笔墨。”所以如果有人写一部《中国俗小说史》,不可不提到俞樾。

据说俞樾见到后惊呼:“如此笔墨方许作平话小说,如此平话小说方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 !”有人说光绪五年《三侠五义》的定稿大量印刷出现一肃晚清文坛上人情小说沦为狎邪、讽刺沦为黑幕、神话沦为迷信、讲史已无艺术魅力的局面,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此后武侠公案、短打评书盛极一时。《三侠五义》把官和侠客完美的结合起来,宣扬行侠仗义忠君爱国的核心思想,以书育人,提倡爱国为民,反映了底层人民群众的某些思想和美好愿望。《三侠五义》绘声状物,保留了宋元以来说话艺术的明快、生动、口语化的特点,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能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结合。特别是对侠客义士的描绘,各具特色,多有性格,富于世俗生活气息。鲁迅说此书“而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国小说史略》)。而其先之《施公案》,同时之《彭公案》,此后之《小五义》、《英雄大八义》、《永庆升平》、《七剑十三侠》……则被鲁迅先生判为:“大抵千篇一律,语多不通。”看来鲁迅对师祖俞樾的改编工作还是充分肯定的。

俞樾的小学成就3其他成就之小说
图片均来自网络
俞樾的小学成就3其他成就之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