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家尽枕河5第二直河的桥及其他

(2023-01-04 07:48:36)
标签:

文化

苏州老街巷

苏州内河

第二直河

桥及其他

分类: 苏州夜话

人家尽枕河5

——苏州老街巷之九

 

我楚狂人

一、苏州的直河及其主要支流5

(二)第二直河2

白善桥

西美巷与东美巷之间河上有白善桥,单孔虹桥,桥面有观音堂香火鼎盛。我幼年就“寄名”于白善桥观音,每次随母亲去观前,必走白善桥,说是要“拜拜观音”。但是我父亲也是“寄名”白善桥观音的,是不是错了辈分?呵呵!

阁示桥

资料匮乏,查不到了。

禅兴寺桥

资料匮乏,查不到了。

都亭桥

唐《吴地记》载:“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址见存。”《姑苏志》卷第十九载:“都亭桥,承天寺西,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以招贤士。” 附近有都亭。

宋《吴郡图经续记》云:“故传吴王寿梦尝于此作都亭,以招贤士。”寿梦为吴王阖闾的祖父,于公元前585年至前561年在位。可见,这座桥历史十分悠久,在苏州古城来说,可能是最早的桥了。都亭桥,在承天寺西,清嘉庆六年重修。后为水泥平桥,1960年拆除。

日晖桥

日晖桥 《平江图》中名“北过军桥”,清代更今名。位于河沿街北端,跨第一横河。宋代始建。清咸丰元年(1851)重修,民国二年(1913)重建,1979年修。现为花岗石板平桥。

校场桥

因近在吴越国时代钱元璙的兵营教场处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详。王謇《宋平江城坊考》载:“此桥即为宋《平江图》中之鸿桥。”讹称“高长桥”、“高尚桥”。《平江图》上标名“曹使桥”。清代名“西教场桥”,后改今名。实则应为“教场桥”。此处接近西大营门,为军士教习操练之场地。原为石桥,民国十六年重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平桥,长7米;宽5.5米,跨径3.8米。现维持原状。

2.变迁

民国年间,第二直河南段被逐步填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尚能见到河道的痕迹,至今已经痕迹难觅。具体填没段为南口西馆桥一直到中市都亭桥。现在,历史名桥西馆桥和都亭桥已经踪迹难觅,我们儿时这两座桥还在。现在留存的北段,与东西向中市河、第一横河(桃花河)相通,被俗称“平门小河”。

3.支流

第二直河都与横向干河相交,出于第三横河,交会第二横河和第一横河,即使南过军桥与中市河相交,中市河也不能算是支流,应该也是干河。比较存疑的河段是王天井巷一段,花驳岸有没有支流?

民国年间第二直河南段填没,应该是苏州内河水系的重大事件。

人家尽枕河5第二直河的桥及其他

人家尽枕河5第二直河的桥及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