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的北园、南园与东圃4宋代五亩园

(2022-12-17 07:27:30)
标签:

文化

苏州老街巷

北园南园东圃

北园

宋代五亩园

分类: 苏州夜话

苏州的北园、南园与东圃4

——苏州老街巷之八

 

我楚狂人

一、北园4

5.宋代五亩园和章园1

前面这些记载都偏向于北园的东半,如前文说,桃花河北还是一片桃林。直到宋代,桃花河北才有了治园的记载,那就是五亩园和章园。

五亩园是宋熙宁年间(1068-1077)梅宣义始建,面积仅5亩,是一个小园林。清末荒废。四十年代时的五亩园北面的房子,曾是昆剧传习所旧址。前个阶段我们写作《苏州近现代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226月出版)时王家伦老师专程去昆剧传习所旧址走访。王教授的外祖吴粹伦先生是昆剧传习所的发起人之一。

根据苏州地方志办公室公布的资料。五亩园,在平门高长桥。汉张长史隐居植桑地。宋熙宁间梅宣义居此,称梅园。旧有清池奇石,内有灵芝石、丈人峰、三老峰等。40年代末毁。

梅宣义就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因其曾为下级官员而以宣义郎而称之。宣义即宣议郎,官名。唐宋散官,从七品下称宣议郎。明沿置,清废。梅尧臣(1002531日-10605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南宋刘克庄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文学史家通常以为北宋的文学革命从“苏梅”开始。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

苏轼《寄题梅宣义园亭》云:

仙人子真后,还隐吴市门。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

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敝庐虽尚在,小圃谁当樊。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

爱子幸僚友,久要疑弟昆。明年过君西,饮我空瓶盆。

苏东坡是到过五亩园的。

其实,五亩园并不是仅仅面积五亩的字面意思,是有出典的,寄托了文人的“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

唐代白居易有《池上篇·十亩之宅》云: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

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

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南宋陆游《读书》诗云: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五亩园,因园主姓氏俗称梅园。苏州园林史家通常认为是苏州较早的园林。五亩园今无存,惜哉!

苏州的北园、南园与东圃4宋代五亩园
齐门老照片,下同。
苏州的北园、南园与东圃4宋代五亩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