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差阳错教语文——语文偶记小序

(2022-09-12 07:00:16)
标签:

教育

语文

阴差阳错

门外汉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阴差阳错教语文

——语文偶记小序

我楚狂人

一直到大学毕业,我还是没有做好当中学语文老师的思想准备。江苏古籍出版社要我,苏州军分区老干部回忆录写作组要我,都没有成功。甚至借用也不行。我在大学里,同学们下中学实习,我被留在学校里写东西,外出做讲座。我没有学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进中学时我完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门外汉,偏偏还是个没有自知之明的门外汉。

到水乡深处的昆山县陈墓中学教书,是我第一次给中学生上课,这与给自己同学上课,给成年人做讲座是完全不同的体验。第一课我显然是上砸了。我曾经这样记录这件事:我当语文老师的第一课是给即将高中毕业的(当时“学制要缩短”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学生讲《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讲起,讲了一堂课,根本没有接触到课文,倒是马克思与恩格斯青年时代的趣闻轶事讲了不少。教务主任孙华鹏老师听课以后委婉地说,这样不行。我惘然。

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生涯,阴差阳错教起了语文。

偏偏我还最不喜欢“教参”,几乎不看。我不喜欢别人规定的思路,别人整理好的资料。我喜欢自己设计思路,自己整理资料。不过那个时候的“教参”问题也真不少,如《陈情表》的李密当做瓦岗寨的李密来介绍,叫人啼笑皆非。何况教参养懒人,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位老师,还是一位老教师,还是上海某区重点中学的教研组长,直接拿着教参读着作者介绍,连抄一遍也懒得做。须知这是对外公开课啊。

就这样在讲台上我行我素,好在那个时候基础教育也没有人管。

不过我也有自己的长处,一是愿意学习,见到人家的一点半点长处我都能有意识去学习。二是善于提炼,总能找出一些藏在深处的东西。于是随之而来的恢复高考,把我这个门外汉“炼”成一个抢分工具,一个门外汉成为“把关教师”。我在高考战场上连续搏杀了十多年,1979年——1992年,年年高中毕业班,这些日子热血而惊心动魄。其中甘苦非亲历者不能知。

我这个野狐禅教语文完全是“无师自通”,无师自通实际上自我安慰的说法。真正让我进步的是借鉴,我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接触了一些让我有感触的人和事,这些就是我语文教学的老师。有些人我只是惊鸿一瞥,有些人却成了道义之交的朋友。有些事一笑了之,有些事至今想起来还要发笑。

我把这些人和事记下来,与大家分享。

语文教学,其实真的很有趣。

阴差阳错教语文——语文偶记小序
我当年在陈幕中学文昌阁留影,很老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