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论林乐知1——苏州教会学校研究之六

(2022-08-20 07:25:34)
标签:

文化

苏州教会学校

林乐知

生平

分类: 学术争鸣

初论林乐知1

——苏州教会学校研究之六

我楚狂人

接触教会学校的资料越多,我就对林乐知这个人物越来越感兴趣,我觉得解析林乐知这个历史人物,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如中西文化的融合问题。由于我对林乐知的研究只是开始,所以只是“初论”。

下面说一说大名鼎鼎的林乐知。他主要的活动在上海,而确确实实是创办苏州东吴大学的策划者和实际创始人。苏州大学老校舍的主楼林堂,即俗称钟楼的那幢精美的西式大楼,就是纪念林乐知而命名的。只是1907年林堂落成的那一年,林乐知就去世了。

林乐知(1836年—1907年)是更早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是司徒雷顿、卜舫济的前辈。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字荣章,生于美国乔治亚州,基督教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清末时来到中国。咸丰十年(1860年),偕夫人来上海传教。同年,太平军李秀成部攻占苏州。同治三年(1864年)3月经冯桂芬介绍,担任上海广方言馆首任英文教习,聘期6个月。期满后参加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工作,后又再次受聘担任英文教习,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期间,他上午教书,下午译书,16年中译述了《欧罗巴史》、《万国史》、《格致启蒙化学》、《格致启蒙天文》、《列国陆国制》等10余本有关外国历史、地理及自然科学的著作。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是旧上海著名的翻译家和教会教育家。

1858年,毕业于埃默里学院。

1860年,到上海,曾从王韬治汉学。(按:王韬,18281110日-1897524日,苏州甪直人,中国新闻事业的早期杰出代表,洋务运动思想家,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集《淞隐漫录》被认为是最后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学贯中西。)

1863年,在清政府办的上海广方言馆任教习。

1868年,江南制造局内设翻译馆,广方言馆移入局内,他兼译书。同年创办并主编《教会新报》(周刊)

18749月,更名《万国公报》。

1882年,于上海创办中西书院并任监院。

1887年,林乐知加入同文书会工作。

18892月,《万国公报》复刊,并改为月刊,仍由其主编。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他宣传中国变法维新。主要编著有《中东战纪本末》与《文学兴国策》。

1907年,在上海去世。

初论林乐知1——苏州教会学校研究之六
林乐知,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初论林乐知1——苏州教会学校研究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