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末民初苏州的教会学校5桃坞中学

(2022-07-27 07:11:20)
分类: 学术争鸣

 

清末民初苏州的教会学校5

——苏州教会学校研究之一

 

我楚狂人

二、苏州教会学校概述及其建筑遗存5

2.第二阶段的学校4

桃坞中学

教会学校苏州私立桃坞中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至今120年。

创校初校址在桃花坞廖家巷,学生仅四人,由美籍教士韩汴明任校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7月迁入现址。光绪三十四年(1908)起,学生不断增多,学校初具规模,设置预科(四年相当初中)和本科(四年相当高中),学校正式定名为“桃坞中学”,并成为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附属中学。1912年起学制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宣统二年(1910)~1937年,美籍教士梅乃魁任校长。即使国民政府实行教育国有化,桃坞中学依旧美国人长校。这在苏州是一个特例。

1923年至1927年,国内政局动荡,学校时开时停,当北伐战事迫近苏州,学校曾停办一年。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苏州沦陷,学校无法开学。1938年夏,部分在沪避难教师租借上海慈淑大楼开办补习班;秋,上海的桃坞中学正式招生开学,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1945年部分沪校教师回苏复校;1946年沪苏两校合并,回苏开学上课。1948年,完成了向“省教育厅登记立案”手续。

19494月苏州解放,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加强了民主管理。19527月,对私校进行改造,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接办桃坞中学,改名为“苏州市第四中学”。

私立教会学校桃坞中学曾经是苏州的名校,它是名家钱钟书、钱钟韩的母校,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就是从桃坞中学毕业,进入东吴大学深造的。即此可见当时桃坞中学的声望。但是,解放后苏州“重点学校建设”中,同为教会中学的四中、五中都没有进入重点中学行列,想来有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于是失去了教学的先机,处境艰难。现在的四中靠着空乘班做一些宣传,维持着知名度。说来也叫人心酸。(参阅拙作《苏州老街巷》)

桃坞中学是一座较好保持当时建筑风貌的教会中学旧址。桃坞中学是苏州市第四中学校的前身,位于桃花坞大街的西端,离开苏州城的西城墙已经不远。

桃坞中学老校舍保存得比较好,概述如下:

钟书楼。此楼落成于1939年。曾为校政厅。2001年,为纪念校友钱钟书,更名为“钟书楼”。

理堂建于1916年,原本是桃坞中学的科学馆,解放后改称实践楼,即如今多功能教室大楼,2004年复名为理堂。

健身房落成于1923年,是当时苏州市第一座室内健身房。1979年扩大重建,1999年重修。面积有576平方米。

现名沁心楼建于1926年,为外籍教师单人宿舍楼,面积为192.74平方米。解放后曾名“三好楼”,2000暑期大修,2001年更名为沁心楼。现在为校医室所在。

现名梅香楼此楼建于1907年,曾为梅乃魁校长办公与住宿处。解放后改名为“和平楼”,2001年名为梅香楼。

这些当年的建筑基本上都保持了原貌。

四中,或许是保留现代建筑最多的老校了,老校风貌几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容易。

清末民初苏州的教会学校5桃坞中学
红楼,解放初期建。图片均为逃亡益中学友人提供,谢谢!
清末民初苏州的教会学校5桃坞中学
桃坞中学民国建筑。另两张说是太大,传不上,下次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