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与苏州6春申君墓

标签:
文化话说苏州人物春申君春申君墓 |
分类: 苏州夜话 |
春申君与苏州6
——话说苏州之十五
我楚狂人
三、春申君的纪念地2
2.春申君墓
苏州真山春申君墓(疑似)
真山是大阳山余脉,位于浒墅关镇西北,分为大真山和小真山两峰。1992年调查发现在真山上共有57座土墩墓。
真山春秋墓位于高76.9米的大真山主峰。1994—1995年发掘,墓室位于山体主峰正中,从山体基岩下凿为长方形。墓口东西长13.8米,南北宽约8米。虽曾被盗,仍出土遗物12573件,有玉覆面、瑗、罩、琀、戈、钩、饰件,原始瓷盖碗、罐,印纹硬陶瓮、罐,夹砂褐陶三足器以及贝壳与绿松石贝形饰物等。根据墓的形制及出土遗物判断,疑似为吴王寿梦墓。
楚国墓地分布在高32.2米的小真山上,墓凿山为穴,虽被开山炸石所破坏,但从保存下来的东壁和北壁来看,墓室修建得非常规整。出土青铜鼎、盔、戈、尊、剑、玉器、印等,重要的是有枚铜印,印文为“上相邦玺”,经考证墓主似为春申君。《越绝书
其他传说的黄歇墓
春申君死后葬地众说纷纭。一说他死后葬于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今有“春申君陵园”。一说他葬于古黔中郡开元寺(今湖南常德一带)。陈桥驿主编的《中国都城辞典》称“皇陵冢、即春申君黄歇墓,在江陵城东35公里处,泥港湖东岸”。
3.其他
《上海地名志》等记载:上海简称“申”也是源自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黄歇未封吴地之时,黄浦江也不叫黄浦江,而且这条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黄歇到后,就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不再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 “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
黄歇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赫,深得民心。当地人纷纷以其姓或号为许多山、水、地方命名,如浙江吴兴的黄浦,江苏江阴的申港、黄田港,江苏江阴的君山也叫黄山。在上海,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
春申君对当时的历山(今惠山)、瞰江山(今君山)、黄山非常钟情。《越绝书》有“无锡历山,春申君时盛祀以牛。立无锡塘。”黄歇用祭天的礼仪太牢祭祀历山,可见他对此山的尊重。“立无锡塘”似乎与他构筑城池(黄城)有关。明《江阴县志?山川》称:“黄山去县六里,以春申君百姓为名。”“君山在县治北二里,枕江之滨,旧名瞰江山,后以春申君易今名。”在《秩祀》卷中又称:“战国春申君黄歇墓在君山。”当时黄歇被李园杀于楚都秦春,怎么会葬到江阴的君山来呢?史无记载,推测可能是江阴人民对于这位有德于吴地的公子崇拜和思念,在瞰江山为他葬了衣冠冢。并将此山改名君山。历代民众到君山春申君墓祭拜凭吊的络绎不绝,直到民国初年,墓上尚有“环桥平台、墓前有双石柱,墓前石阙也”。诗人金武详有这样的诗咏:“春申遗迹今犹在,凭眺君山一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