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会说中国话的安赛龙——东京奥运闲话之九

标签:
体育东京奥运中国话 |
分类: 体育酷评 |
那个会说中国话的安赛龙
——东京奥运闲话之九
我楚狂人
东京奥运羽毛球男单金牌战在中国的谌龙和丹麦的安赛龙之间展开,业界称之为“双龙会”。结果年轻一点的安赛龙喜获金牌。“双龙会”不是第一次了,互有胜负。安赛龙不但有一个中国名字,更有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安赛龙不是华侨,不是华裔,更不是中国人,是地地道道的丹麦人。
安赛龙,本名维克托·阿萨尔森,1994年1月4日出生于欧登塞,丹麦羽毛球运动员。
2010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2013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之荷兰公开赛男单冠军。2016年汤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冠军,从而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 羽毛球男单季军,2016年、2017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17年印度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7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决赛,安赛龙2:0战胜林丹,从而获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2017年日本公开赛男单决赛,安赛龙2:1战胜李宗伟夺冠。
2017年9月28日,世界羽联发布了最新一期羽毛球各单项世界排名,新科世锦赛冠军安赛龙首次登上男单世界排名第一宝座。
2020年3月获得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安赛龙曾经在广州举办的“丹麦旅游日” 活动中,接受采访时不仅全程普通话对答如流,还背诵了《孟子》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足以让国人对其刮目相看。
有意思的是,里约奥运羽球男单前三名都会讲中文,不过李宗伟祖籍福建,而阿塞尔森是如假包换的丹麦一哥,当然,他还有一个“男版福原爱”的绰号。
说福原爱被中国“宠上天”不为过,刘国梁曾说道:“我们不太把福原爱当外人,感觉她是中国队的编外人员。”如果认定阿塞尔森是中文四级水准,福原爱绝对拥有“东北话十级”的能力。10岁到东北学习乒乓球,教练汤媛媛和俱乐部好友王楠都来自东北,耳濡目染下,“瓷娃娃”的东北话是相当溜。她曾吐槽分不清洗头水和沐浴液,“哎呀我的妈呀,咋整滴?”还曾这样介绍德国队的好友,“在德国请我吃饭的老娘们,我最好的东北朋友。”
在日本队除了福原爱,石川佳纯也能用中文接受采访,并且说得也是流利,对于为何学中文,石川说道:“我觉得会说中国话很帅!”与福原爱和石川相比,巴拿马男乒一哥奥马尔不为太多人所知,但他不仅能讲流利中文,还自费来中国学中文和训练,并且给自己起中文名“张继科”。
德国美女剑客海德曼在北京奥运摘得重剑金牌,她也是热爱中国的中国通。11岁到中国旅游,从此爱上中国,读高中时作为交换生选择去北京学习3个月,之后回到德国继续学习中文。如今的海德曼也叫“小月”,这是她的中文名,而听懂中文和用中文交流对小月都是小意思了,她喜欢钻研中国近代史,还读过《孙子兵法》。值得一提的是,她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操碎心,“中国有些传统的地方,你们应该保护好这些场所。”
会说中国话的外国运动员越来越多,特别是我们的一些优势项目。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影响在增强,或许这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