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流人刍议13流人的结局

(2021-05-03 07:09:36)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东北流人

流人的结局

处死老死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东北流人刍议13

——清史札记补遗之二

 

我楚狂人

二、东北流人流放情况概述10

(三)流人的结局1

那么,东北流人的最后结局又是如何呢?无非是这样几种:一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还是被处死了,如郑芝龙家属。二是,终老极北地,而且根据清代法令,不得归葬故里,这是绝大部分。三是,极少数成功潜逃,如祁班孙、李兼汝。四是,极少数幸运者因为有力人物的救助,被赦归,如吴兆骞。

说到这里,必须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流人的一些记载互相矛盾的很多,我们应该自己分辨正误。我这里举几个例子。

一是,僧函可。宁古塔地方史料说是流放宁古塔,但是查阅《清代文字狱档案》等资料,僧函可的流放地是盛京,距离宁古塔还有很远一段路。二是,宁古塔地方史料载,郑芝龙流放宁古塔,但是所有的相关人物传记、正史野史都说明,郑芝龙就囚禁在北京,流放到宁古塔的是郑氏亲属。三是,有材料说杨宾(杨大瓢)是是幼年随父流放的,但是大量史料证明,杨宾是娶妻生子之后才申请代父戍边,请求不允后才北上侍父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我提出这个问题,无非是希望后来的研究者不要随意采用史料,还是史学家的一句老话:“孤证不信。”

下面就分别说流人的这几种结局。

1.处死

东北流人被流放后基本上就是终极审判了,但是也有极少数后来又加重了处罚,当然最终也就是处死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郑芝龙家属。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农历十月初三日(1124日),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燕京菜市口。

2.老死

如上所述,流放极边在当时已经是终极审判,所以“正常的”结局,遗民就是老死极边。事实上也是如此。更厉害的是,清廷规定,流人死后也不得归葬故里,只能埋骨异乡。

清顺治十七年(1660),函可迁化于沈阳金塔寺,时年49岁。(《五灯全书》、《博罗县志》有传)

张缙彦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逝世于宁古塔。

杨越于康熙三十年十一月病逝于宁古塔。

雍正六年(1728年。一作雍正三年)八月,方登峄卒于戍所黑龙江卜魁(今齐齐哈尔)。其子方式济在此前(1720年)先病死于戍所,年仅32岁。

……

这张名单很长,就不一一列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