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戏剧概述28清代著名剧作家之杨潮观

(2021-04-06 07:44:08)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戏剧

清代著名剧作家

杨潮观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代戏剧概述28

——清史札记之四十八

 

我楚狂人

三、清代著名剧作家20

9.杨潮观

杨潮观(1712—1791),字宏度,号笠湖,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元年(1736)举人,曾长期在各地任县令,后迁四川邛州知州。关心民生,有政声。官至四川泸州府知府,直到70岁在泸州任上告老还乡。杨潮观品性笃诚,为官关怀民生疾苦,颇有清名。奉调泸州时已年迈,本不想赴任,因见泸州灾荒,毅然前往。“在泸不满百日,凡活五十九万七千人”(袁枚《邛州知州杨君笠湖传》)。他酷嗜禅学,晚年戒律更严。作品有均为单折的短小杂剧三十二种,合编为《吟风阁杂剧》,共收短剧32种,每剧只有一折,但情节完整,与后世的独幕剧相似。

杨潮观所作杂剧多能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封建官吏的徇私舞弊,针砭世态人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题材虽采自历史传说,但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如《汲长孺矫旨发仓》,写西汉汲黯奉旨赈灾,能够听从一个小女子的建议,从善如流,“从权矫诏,持节发仓”,受到百姓的欢迎。《寇莱公思亲罢宴》是杨潮观的代表作,写寇准为庆祝生辰,大摆宴席,铺张挥霍。府中一老婢忆起寇母当年含辛茹苦,俭朴持家,使寇准深受感动,遂撤去宴席。形象鲜明,发人深省。杨潮观杂剧的不足之处在于注意剧本的舞台性不够,不便演出,反映了清代许多杂剧作家脱离舞台实际使杂剧走向案头化的通病。杨潮观很重视作品的社会功用,仿白居易《新乐府》之例在每剧前作小序,说明本剧的主旨和写作的用意。[1]

杨潮观的剧作都取材于古事,而有所寄托。杨潮观热衷并擅长于政治、道德主题,他的剧作对于官场积弊、民间疾苦多有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具有一种高标脱俗的品格,表达了对于贤明政治和清廉节操的向往。杨潮观的杂剧大都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通过他的大胆想像,慎密构思,用优美夸张的文字,美妙动听的曲调,将一个个美或丑的人物,勾勒在人们的面前。赞美了在污流浊水中一些清廉勤俭的官吏,鞭挞了厚颜无耻的贪官污吏,反映了劳苦人民生活的疾苦,讽刺了冷暖炎凉的世态恶习。杨潮观的《夜香台持斋训子》,揭露了封建官府刑罚之残酷;《汲长孺矫诏发仓》暴露了封建王朝苛赋加上灾荒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新丰店马周独酌》讽刺了炎凉的世态……这些剧作揭露弊政无不人木三分。杨潮观杂剧情节起伏跌宕,文字通俗流畅,深受演员、观众欢迎,有的剧目久演不衰,流传至今。

杨潮观所作杂剧,还有:《快活山樵歌九转》、《黄石婆授计逃关》、《新丰店马周题诗》、《大江西小姑送风》、《温太真晋阳分别》、《邯郸郡错嫁才人》、《贺兰山谪仙赠带》、《夜香台太君训子》、《开金榜五星聚奎》、《鲁仲连单鞭蹈海》、《荷花荡将种逃生》、《李郎法伏猪婆龙》、《魏徵破笏再朝天》、《荀灌娘围城救父》、《信陵君义葬金钗》、《动文昌状元配瞽》、《华表柱延陵挂剑》、《下江南曹彬誓众》、《韩文公雪拥蓝关》、《偷桃捉住东方朔》、《换扇巧逢春梦婆》、《西塞山渔翁封拜》、《诸葛亮夜祭泸江》、《凝碧池忠魂再表》、《大葱岭履西归》、《翠微亭卸甲闲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