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剧概述25清代著名剧作家之孔尚任与《桃花扇》3
(2021-04-03 07:12:28)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代戏剧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和《桃花扇》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戏剧概述25
——清史札记之四十八
我楚狂人
三、清代著名剧作家17
6.孔尚任与《桃花扇》3
孔尚任遗存的文物中,最主要的是唐代乐器小忽雷。这原是唐人韩于建中二年(781年)制成,献于唐德宗李适,因而保存在内府的。唐元和九年(814年),发生了李训、郑注之乱,小忽雷流落民间。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孔尚任在京都从一举子手中购得此器,并作有《咏小忽雷》绝句二首,镌于小忽雷牙轸之上,且因此写有《小忽雷传奇》。孔尚任去世之后,小忽雷落入太守孔泗源手中。桂馥(1736—1805)《小忽雷记》云:“民部既殁,其子携以入都,遗于道左。王观察斗南得之,赠孔太守泗源。”记中所说孔泗源得到小忽雷,不详何年,当是孔尚任逝世后数十年之事了。
尔后,小忽雷辗转传入刘燕庭之手。《小忽雷传奇》后附《刘燕庭农部自记》云:“唐小忽雷……后归长白继莲龛方伯,携至秣陵。余访之,未获睹也。时方伯辄许相赠,旋又移节桂林。盖三年于兹矣。今夏,函致,赠余媵以岸堂传奇一册,余属南叔拓其形,装池为帧,并补原叙一通于帧端,且以诗志之,属同好和焉。时嘉庆庚辰七月中元日也。东武刘喜海燕庭父书于都门黄华坊嘉荫簃。”由此可知,刘燕庭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得到小忽雷的,距孔尚任逝世已经102年了。“其后,燕庭嫁女于华阳卓氏,用作妆奁。宣统二年,刘葱石(世珩)连器带谱,从卓家购得,拿精校刻出,编为暖红室传奇汇刻之第二十四种。”(梁启超:《桃花扇著者略历及其他著作》)可知刘世珩得到小忽雷是在1910年,距孔尚任逝世已经将近200年了。
小忽雷存于故宫博物院古乐器部。状如琵琶,长0.65米,龙头瓠体,木色紫黝,坚如金石。龙首凤臆,腹蒙蟒皮。两弦穿其下,各入龙口,一珠中含。项下刻有“小忽雷”三篆字,项后刻有正书“臣手制恭献建中辛酉春”十一字。龙首之下,有二牙轸,镌有尚任二诗,一曰:“古塞春风远,空营夜月高。将军多少恨?须是问檀槽。”一曰:“中丞唐女部,手底旧双弦。内府歌筵罢,凄凉九百年。”弹之,其声忽忽如雷。大忽雷也存于故宫博物院,与小忽雷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孔尚任去世之后,家道愈加衰落,因而遗存文物甚少。最宝贵的是刻印《桃花扇》的木制原版,足有十拉车之多,以及旧书两箱,可惜1960-1970年代被视为“四旧”烧掉。存者有:
一是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封赠孔尚任及其妻秦氏诏书,存济宁市文物局。
二是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封赠孔尚任父母诏书,存济宁市文物局。
三是孔尚任遗墨:孔尚任手书《会心录》、孔尚任手书张继诗、孔尚任手书大痴山水题字、孔尚任手书《明大名兵备道朱公专祠记》、孔尚任手书《评志操》批语。(以上存济宁文物局)、孔尚任手书《孔贞选墓碑》(现存曲阜孔林)、孔尚任手书《孔贞綋墓碑》(存曲阜孔林)
四是尚任用过的一方砚台,一个笔筒,一张大理石桌,一个手抄《八卦册》,存济宁市文物局。
新中国成立后,对孔尚任隐居读书著述之处孤云草堂石门山进行封山育林予以保护。改革开放以来,石门山中水雪洞、蟠龙洞、石门月霁等二十四景,泉清林葱,已成为旅游胜地。1992年国家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孤云草堂”也已在原址重新修复,并建有“孔尚任展览室”,展有孔尚任塑像、孔尚任著述、孔尚任研究资料等。
此外,江苏省泰州市在建设凤城河风景区时,为纪念孔尚任编著《桃花扇》,复建了孔尚任在泰州的旧居陈庵,命名为桃园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