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戏剧概述22清代著名剧作家之洪升和《长生殿》
(2021-03-31 07:16:26)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代戏剧清代著名剧作家洪升和《长生殿》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戏剧概述22
——清史札记之四十八
我楚狂人
三、清代著名剧作家14
5.洪升和《长生殿》
洪昇(1645年8月21日~1704年7月2日),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洪昇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历经二十年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他的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之功名,其诸多好友亦受牵连。后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
洪昇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洪昇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戏曲仅存《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今人辑有《洪昇集》。
洪昇致力于戏剧创作,在《长生殿》之前写过不少剧本,现仅存杂剧《四婵娟》。此剧仿明代徐渭《四声猿》,四折各写一个故事,有谢道韫咏雪、卫茂漪簪花、李易安斗茗及管仲姬画竹。
据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所述,第一稿写于杭州,剧名《沉香亭》,中心是写李白的遭遇,大概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前完成。第二稿写于移家北京之后,因友人说《沉香亭》的“排场近熟”,于是删去李白的情节,改写为李泌辅佐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写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最后一稿,去掉李泌的情节,“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成。
《长生殿》是一部写得很出色的传奇戏曲。作者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表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对历史素材加以精心选择和剪裁,进行了艺术的概括、集中和虚构,使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基本符合历史真实,而且全剧写得有声有色,许多场面强烈感人,把历史剧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时民间流传的口谚说:家家收拾起(“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是明末清初作家李玉《千钟禄》中《惨睹》一出〔倾杯玉芙蓉〕的唱词),户户不提防(“不提防余年值乱离”是洪昇《长生殿》中《弹词》一出〔一枝花〕的唱词)。它与当时孔尚任写的另一部历史剧《桃花扇》堪称“双璧”。洪昇与孔尚任被誉为“南洪北孔”。他们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有影响的评论如下:
王晫:洪子昉思少工五七言诗,而以余波绮丽,溢为填词,为杂剧院本,一时乐人争唱之。其客长安日,取《长恨歌传》编为《长生殿》传奇,非但藻思妍辞远接(王)实甫,近追义仍(汤显祖),而宾白科目,具入元人阃奥。
汪熷:今读稗畦先生《长生殿》院本,事与曩符,意随义异。声传水际,渊鱼听而耸鳞;响遏云端,皋禽闻而振羽。曲调之工,畴能方驾。
梁廷柟:钱塘洪昉思昇撰《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才人,一齐俯首。自有此曲,毋论《惊鸿》、《彩毫》空惭形秽,即白仁甫(白朴)《梧桐雨》亦不能稳占元人一席矣。
朱彝尊:海内诗家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柳永)。
朱溶:余行天下三十余年,所见诗不为不多,要其实,与洪昉思匹敌者盖少。
袁枚:人但知其《长生殿》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汤若士(汤显祖)之上
洪昇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区,洪昇以一曲《长生殿》成为洪氏家族在清代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成为中国戏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在洪昇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有关《长生殿》的故事梗概、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的介绍。《长生殿》的创作历程是艰苦的,是洪昇集一生的才华和心血而成的精品,“稗畦填词四十余种,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 “经十余年,三易稿而始成”。康熙十二年遂作《沉香亭》,康熙十八年完成《舞霓裳》,康熙二十七(1688)《长生殿》传奇定稿并搬上舞台。在第二展室,可以继续了解洪昇离奇的一生。
设计师以新月、半月和满月的背景造型,暗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反映洪昇跌宕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