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代戏剧清代著名剧作家李玉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戏剧概述11
——清史札记之四十八
我楚狂人
三、清代的著名剧作家3
3.李玉和苏州派1
高产作家李玉是“苏州派”戏剧家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代表作是人物常称的“一人永占”,而影响更大的则是他的《清忠谱》。所谓“一人永占”就是指李玉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个传奇剧本各取首一字的合称。
李玉,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约生于明万历末(1610前后),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以后。出身低微,其父曾是明朝大学士申时行府中的奴仆,他也因此受到压抑,不得应科举。崇祯末年中乡试副榜,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入清后无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剧作,见于各种曲目书中著录的有42种。其中《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清忠谱》、 《眉山秀》、《两须眉》、《太平钱》、 《千钟禄》、 《万里圆》、《牛头山》、《麒麟阁》、 《七国记》、 《昊天塔》、《风云会》、《五高风》、《连城璧》、《一品爵》等18种,如今存有全本;《洛阳桥》、《埋轮亭》(与朱佐朝合作)2种存有散出;《千里舟》仅存佚曲数句。另外,《双龙会》、《万民安》、《长生像》、《武当山》、《罗天醮》 5种,原本失传,但《曲海总目提要》中有介绍。其余的《三生果》、 《虎邱山》、 《挂玉带》、《意中缘》、《凤云翘》、 《麒麟种》、 《禅真会》、《上苑春》、《清平调》、 《秦楼月》、 《五侯封》、《洪都赋》、《燕双飞》、《铜雀台》、《洛神庙》、《珊瑚屏》等仅见著录,内容不详,其中《意中缘》李渔有同名之作,《秦楼月》朱素臣有同名之作,《洛神庙》吕履恒有同名之作,三剧是否为著录者误列李玉名下,难以查考。李玉还根据徐于室的《北词九宫谱》原稿,重新编定了《北词广正谱》,吴伟业为之作序,称赞它为"骚坛鼓吹,堪与汉文唐诗并传不朽",此书对研究戏曲史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李玉的剧作是当时的雅部演出中心苏州最热门的演出剧目,是“苏州派”最负盛名的剧作家。
下面说一说李玉的主要剧作:
《一捧雪》
《一捧雪》为明末李玉所作昆曲传统剧目。讲述的是莫怀古因玉杯遭致权臣迫害的故事,共三十出。
剧情取自这样的民间传说:明代嘉靖年间,藏有传家宝玉杯“一捧雪”的莫怀古,应权相严嵩之子严世蕃之召,离钱塘赴京补官,同行有家仆莫诚和婢妾雪艳,以及门客汤勤。进京后,汤勤为了投靠新主子严世蕃,竟密报莫氏有宝。严便强索,莫怀古不肯割爱,以假杯与之,又被汤勤揭穿。于是严世蕃大怒,下令搜捕,莫怀古逃到旧友戚继光处,中途被追兵拿获处斩。临刑前,义仆莫诚挺身而出,代主受戮,使怀古脱身逃匿;然而,当首级传到严府时,汤勤指岀是假,为此株连,戚继光和雪艳同时被逮。在法堂审头时,汤勤见雪艳美貌,要挟雪艳与己成亲,则可翻供,雪艳为救戚继光而答应。逼婚之夕,雪艳怀利刃刺杀汤勤,然后自刎。等到莫怀古之子莫昊考中进士,弹劾严氏父子,世蕃问斩。莫昊终于找到失散多年的父母,得以一家团圆。
《一捧雪》几百年来,被京剧等多种剧种移植,此剧的折子《审头刺汤》在戏剧舞台久演不衰。据说“一捧雪”真有其物,现藏河南省新野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