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请代词概说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词概述1
——清史札记之四十六
我楚狂人
许多研究清代诗的文章,常常把清代词和清代诗放在一起混着说。我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这样的,一是这些作者大多不重视词这一文体的特征,往往把词看作是诗的附庸;二是清代诗人大多能词,只不过分别为诗名更盛还是词名更盛罢了。我认为,诗词混说至少是不严谨的态度。所以我还是把诗词分开说。前面已经说了清诗,这里说清词。
词的黄金时代当然是宋代,向来“唐诗宋词”并称于世。但是,宋词豪放派的崛起,实际上已经是词的危机。实际上宋词豪放派已经把“诗”与“词”已经混同了。这或许就是元代词走下坡路,而元曲崛起的原因之一。明代词一直比较萎靡,直至明末才重新辉煌,并且一直延续到整个清代。
词在经历元明二代近四百年的衰微之后,在明末突然焕发出耀眼光芒。以陈子龙、宋征舆、李雯、宋征璧、夏完淳等优秀词人为代表的云间词派扭转了明代词衰微的局面,为清词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明词不尽纤靡伤格”:“世讥明词纤靡伤格,未为允协之论。明词专家少,粗浅,芜率之失多,诚不足当宋元之续。唯是纤靡伤格,若祝希哲、汤义仍、〔义仍工曲,词则敝甚。〕施子野辈,偻指不过数家,何至为全体诟病。洎乎晚季,夏节愍(夏完淳)、陈忠裕(陈子龙)、彭茗斋(彭孙贻)、王姜斋(王夫之)诸贤,含婀娜於刚健,有风骚之遗则,庶几纤靡者之药石矣。国初曾王孙、聂先辑百名家词,多沈著浓厚之作,明贤之流风馀韵犹有存者。词格纤靡,实始於康熙中。倚声一集,有以启之。集中所录小慧侧艳之词,十居八九。王阮亭(王士禛)、邹程村(邹祇谟)同操选政,程村实主之,引阮亭为重云尔。而为当代钜公,遂足转移风气。世知阮亭论诗以神韵为宗,明清之间,计格为之一变。而词格之变,亦自阮亭之名始,则罕知之。而执明人为之任咎,讵不诬乎。 ”点明云间词派在明末清初的重要地位,并认为词格堕落始于康熙中叶,而不是始于明代。著名词学家龙榆生说:“词学衰于明代,至子龙出,宗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
关于清人对词的看法,请参见民国前期的著作《词史》,刘毓盘于1922年秋出版此书,共11章9万余字,综述词自唐、五代、两宋、金、元下及明清千余年间萌芽、鼎盛、复兴之演变梗概,颇多独到见解。其实这里很能看到清人对词的看法。
因此,清词中兴的历史,实由明末开始。明末词人以陈子龙为核心。云间派早期词人中尤以陈子龙、宋征舆、夏完淳为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