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341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诗学概述10沈德潜和“别裁”2

(2020-10-20 07:41:41)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诗学

沈德潜

清诗别裁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代诗学概述10

——清史札记之四十五

 

我楚狂人

三、《清诗别裁》即其他3

1.沈德潜和“别裁”2

但沈氏诗论和明七子之说实际是不同的。因为他论诗有一个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求有益于统治秩序,即合于温柔敦厚诗教。其《说诗晬语》第一节就说: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这首先是从有益于封建政治来确定诗的价值。他也讲其言有物原本性情,却提出必须是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方为可存,如果动作温柔乡,则最足害人心术,一概不存(见《国朝诗别裁集·凡例》)。所以,按诗教的标准衡量,唐诗已经不行了。在宗唐和讲求格调的同时,还须仰溯风雅,诗道始尊(《说诗晬语》)。因而沈氏的论调,和桐城派古文家虽推重唐宋八家之文,同时却认为他们的思想仍不够纯正,还须追溯到儒家经典的态度非常相似。在诗歌的风格上,沈德潜把温柔敦厚的原则和蕴藉的艺术表现混为一谈,主张中正平和、委婉含蓄而反对发露。又说: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往往于回翔屈折处感人,是即依永和声之遗意也。(同前)

为了给自己的诗论提供“范本”,沈德潜首创“别裁”选本的样式。他论诗的宗旨,主要见于所著《说诗晬语》和他所编的《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后名《清诗别裁集》)等书的序和凡例。

《说诗晬语》,以图恢复诗的教化作用。《说诗晬语》按照时间线索梳理诗歌发展的历史,并注意清理历代诗歌间的承继关系,梳理各体诗歌的发展脉络,是叶燮诗学理论的实践和具体应用。《说诗晬语》将叶燮精英化的理论与大众所需要的价值标准结合起来,构建了宏阔融通,能为普通文人所接受的诗史框架。

而沈德潜影响更大的则是他的三本“别裁”选本。所谓“别裁”,语出诗圣杜甫。因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有别裁伪体亲风雅一语,故名别裁。杜甫诗句中的“别裁”应该是“区别取舍”的意思,是一个动词。而沈德潜的选本“别裁”也就是以“风雅”为标准,也就是以“温柔敦厚”的“詩教”为标准进行“区别取舍”的结果。

如《唐诗别裁集》,全书按诗体编排,选入了唐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270余人的作品,诗作共1928首,凡二十卷,并加了简要的评注。那么沈德潜的“区别取舍”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沈德潜编选此书为使人知唐诗中有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观”(《重订唐诗别裁集序》),并在凡例中说明是集以李、杜为宗。他主张备一代之诗,取其宏博,在重点选录王维、李白、杜甫、岑参、韦应物、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名家的诗外,也选录不少小家的作品。由于门庭比较宽广,能注重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和不同体裁的作品,入选的题材和风格较为丰富多彩,大致反映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书中还附有简要的评注,有助于理解诗意。但是,由于沈氏信奉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不敢多选那些大胆抨击时政、揭露封建社会矛盾的作品,并还选录了一定数量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和试帖诗。 

《唐诗别裁集》初刻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增补重刻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早期有有乾隆间刻本和扫叶山房石印本等版本。

《唐诗别裁》与《宋诗别裁》(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元诗别裁》(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选)、《明诗别裁》(沈德潜、周准合编)、《清诗别裁》(当时名《国朝诗别裁》沈德潜编)合称“五别裁”,当时风靡。

三十多年前,为给我的老师吴企明老师的项目做资料准备,在苏州图书馆旧馆古籍部查检清人编选唐诗选本,是根据谢国桢先生的《贩书偶记》按图索骥的。我发现,清代人选唐诗,很受《唐诗别裁集》的影响。如著名的《唐诗三百首》,也是如此。

沈德潜与他的“别裁”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