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诗学概述7别裁之缘8

(2020-10-18 08:06:09)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诗学

别裁

缘起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代诗学概述8

——清史札记之四十五

 

我楚狂人

三、《清诗别裁》即其他

历来诗歌理论主张者,往往喜欢通过选诗来宣示自己的艺术主张,清代尤如是。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师吴企明教授给了我一个任务,即整理清人选唐诗。当时我的“向导”是梁启超的得意弟子谢国桢先生的《贩书偶记》,常去的地方是苏州图书馆古籍部、苏大红楼图书馆、苏州博物馆藏品部古籍部。这是苏州古籍藏书最多的三大场馆。当年我着实被吓到了,清人选唐诗竟然这样多,我看了一个暑假也没有看完,当然只是浏览各书的概况。

清人选唐诗,名声最高的当然是《全唐诗》。《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3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

近年。中华书局编《全唐诗外编》,收集了日本人上毛河世宁(市河宽斋)的《全唐诗逸》3卷,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收诗104首,孙望《全唐诗补逸》20卷、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21卷等4种。另外,刘师培有《全唐诗发微》,岑仲勉有《读全唐诗札记》。张忱石编《全唐诗作者索引》。

清人选唐诗,普及最广的自然是《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的主编者署名“蘅塘退士”本名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清康熙五十年(1711)生于江苏无锡,祖籍安徽休宁 。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乾隆十六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城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孙洙鉴于当时通行的《千家诗》工拙莫辨,他决定编辑一部唐诗选集取而代之。在继室徐兰英的协助下,于乾隆二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的《唐诗三百首》终告完成。该书选入75位唐代诗人及2位无名氏的诗作共310首。刻印时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由于所选作品体裁完备,风格各异,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刊行后广为流传,几至家置一编

乾隆四十三年孙洙卒于无锡,终年67岁,葬城南陈湾里。孙洙能诗善文,尚有《蘅塘漫稿》、《排闷录》、《异闻录》等著作传世。

《全唐诗》的问世和《唐诗三百首》的普及,证明清代前期,唐诗派还是诗坛主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