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诗概述60同光体之郑孝胥

(2020-09-23 07:39:52)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诗

同光体

郑孝胥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诗概述60

——清史札记之四十四

 

我楚狂人

五、同光体4

2.同光体的代表性人物3

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1882年中举,中福建省乡试解元。

1885年,开始任李鸿章幕僚,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

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

光绪十七年(1891),东渡日本,任清政府驻日使馆书记官。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回国,又任张之洞自强军监司。1898年起历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汉口铁路学堂校长、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

宣统三年(1911),湖南布政使等。郑孝胥曾参与戊戌变法,与唐才常有过交往;立宪运动时期,郑孝胥也曾经参加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

1906年,被推选为预备立宪公会会长,参加立宪运动,要求清廷尽速召开国会。

1909年,曾任锦瑷铁路督办兼葫芦岛开辟事宜。

1911年,辛亥革之后,郑孝胥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

1913年,筹办读经会。

1923年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

1924年北京政变后,协助溥仪出逃。

1925年后,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

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

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同年9月,并与日本关东军代表武藤信义签定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在伪满任职后,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521失势;1936年后继续为日本侵略者效力。

1938年于长春过世,传言是被毒杀。

郑孝胥政治上是伪满洲国的内阁总理,是汉奸无疑。但是他的书法和诗作却一直被人称道。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

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评价很高。

郑孝胥与陈衍都是闽派诗的首领。晚清光绪12(1886)在北京时,与陈衍标榜同光体。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区分为清苍幽峭生涩奥衍两派,把郑孝胥列在清末前一派之首。 郑孝胥诗学古趋向,在于谢灵运、孟郊、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姜夔、元好问诸家,它特点是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其代表作为《海藏楼杂诗》,名句如乱峰出没争初日,残雪高低带数州泰安道中》、楚泽混茫方入夏,暮云忽连山《渡江会议商约归得上海书》等。当时影响较广,但后辈往往是直效海藏,未必效海藏所自出也《石遗室诗话》。

林庚白指出孝胥诗情感多虚伪《丽白楼诗话》上编。著有《海藏楼诗集》13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