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诗概述57同光体之文学主张

(2020-09-20 08:02:18)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诗

同光体

文学主张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诗概述57

——清史札记之四十四

 

我楚狂人

五、“同光体”1

同光体,是近代学古诗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光绪九年(1883)至十二年间,郑孝胥、陈衍开始标榜此诗派之名,宣称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随着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体逐渐成为一种成型的诗风。

郑孝胥、陈衍最早提出同光体的说法,亦有说法称同光体发源于姚鼐。总体来看,同光体的一些开派作者普遍年轻,在同治末年(1874),沈曾植才24岁、陈三立21岁、陈衍19岁、郑孝胥14岁,都尚未成名,诗亦尚未能自成一体,所以当时的同光体之称,并非完全确切。保存在他们诗集里的作品,往往是光绪中期以后所写,他们此时的同光体诗作才成熟起来。

1.同光体的文学主张

同光体的文学主张,一言以蔽之,不墨守盛唐。这好像是针对明代“前后七子”的意思,实际上还是与桐城派的文学主张一致的,毕竟这与他们声称继承姚鼐文学主张有关。同光体主体学宋,同时也学唐,但后者则主要趋向于在中唐的韩愈、孟郊、柳宗元,而不是盛唐的李白、杜甫

同光体比较庞杂,内部又分几个支派。

同光体诗,主要分闽派、赣派、浙派三大支。三派都学宋,而宗尚也有不同。闽派陈衍主张诗有开元、元和、元祐三元之说,谓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石遗室诗话》),重点在宋,他自己学杨万里;郑孝胥学孟郊、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姜夔;陈宝琛学王安石;沈瑜庆学苏轼;后一辈林旭学陈师道;李宣龚等则又是直效海藏(郑孝胥),未必效海藏之所自出也”(《石遗室诗话》)。赣派代表陈三立,学韩愈、黄庭坚,直接继承宋代江西派,后继者夏敬观、华焯、胡朝梁、王瀣、王易、王浩等,或出入于梅尧臣、陈师道诸家。浙派代表沈曾植、袁昶,都是学谢灵运、韩愈、孟郊、黄庭坚的,沈氏提出诗有元嘉、元和、元祐三元之说。这派上承清中叶秀水派的钱载,影响不大。沈氏诗弟子金蓉镜,具体而微。

另外,范当世学黄庭坚,陈曾寿学韩愈、李商隐、黄庭坚,俞明震学陈与义。不属于以上三支,而一般也认为是同光体的诗人。

同光体诗人的诗,早期还有些主张变法图强、反对外国侵略的较好内容,而较多的则是写个人身世、山水咏物。清亡以后,他们大都表现出复辟思想。这也是他们与新派人物对立的原因。

说到底,同光体还是“学”,真正自创的文学观点并不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