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诗概述37神韵说之王士祯3

(2020-08-31 07:26:52)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诗

神韵说

王士祯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诗概述37

——清史札记之四十四

 

我楚狂人

四、清诗流派3

1.神韵说3

(1)王士祯与他的神韵说3

一是指诗歌艺术风格上,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两种风格并举而又侧重于古淡闲远一格 (简称并举说),

二是指在某一首诗歌中追求与诗的高度统一,重在诗的内在品质,韵则偏重诗的外在风貌(简称统一说)。

王渔洋自己在说明他的神韵说理论时说,他最喜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个字;有时又标举出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八个字来说明神韵的含义。

从他的神韵说观念和这些解释中很容易得出这样的观点:神韵是指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某种情思内涵而不是形式方面的特点。

翁方纲为了澄清神韵说的玄虚之论,在专析神韵说的《神韵论》文中把神韵解释为下笔如有神熟精文选理,乃至格调、肌理等,而最终归之为君形者,似认为神韵属于内蕴方面的东西。

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及神韵时说,神韵非诗品中之一品,而为各品之恰到好处,至善尽美,也就是入神之意。用君形者或神气、入神来解释神韵,都意味着是从作品内蕴的角度来理解神韵的。这样理解当然不错,因为神韵肯定与内在的精神意蕴相关。但这样解释的结果,神韵字似乎还没有落到实处。

当代学者吴调公先生则对神韵说中的神韵一词作了更细致的分析:

神与韵,原来是浑然一体。但细细分析起来,却有一个由的过程。哪怕这变化很倏忽、很隐约,但却分明包含着歌德所强调的一种灌注过程。既有诗人主观精神的倾注,也有因灌注的需要从而有待于涵茹式地渟蓄或喷薄式地张扬,形成一种洋溢着生气的载体。

总的说来,神韵论者比古代各种诗论家都更为注意,注意带着内在节奏感的心灵的流动。吴调公先生不仅指出了神韵说所包含的,即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节奏两个方面,而且强调了神韵说的重心是在的方面,即带着内在节奏感的心灵的流动

如果把严羽看作神韵说的先驱之一,那么应当说,他所说的别材别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兴趣还只是指示了一种模糊惝恍的意蕴,还没有将神韵的问题真正锲入到文本分析的实处,因而还没有构成关于艺术形式问题的观念。王渔洋则不同,他的神韵说已成为可认知甚至可效法的东西,也就是说已经形式化了。

翁方纲批评人们把神韵误当作王渔洋的发明: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此义非自渔洋始言之也,是乃自古诗家之要眇处,古人不言而渔洋始明著之也。

为什么人们会把古已有之的东西,当成是王渔洋的发明呢?除了因为王渔洋特标举出神韵说的名目以立门户外,更重要的是王渔洋谈论的神韵虽标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实际上却有路径可寻。

王渔洋诗选:

《秦淮杂诗》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结绮临春尽已墟,琼枝璧月怨何如。

惟余一片青溪水,犹傍南朝江令居。

桃叶桃根最有情,琅琊风调旧知名。

即看渡口花空发,更有何人打桨迎?

三月秦淮新涨迟,千株杨柳尽垂丝。

可怜一样西川种,不似灵和殿里时。

集评:惠(惠栋,下同)注引《国雅》评云:讽此,便已想见张绪。

潮落秦淮春复秋,莫愁好作石城游。

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

苏州市郊太湖之滨有渔洋山,即王士祯在苏州时的别业所在。这里传说是故防风氏汪芒墓葬所在。这里湖光山色,风光无限。

清诗概述37神韵说之王士祯3

清诗概述37神韵说之王士祯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