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散文概述34曾门四学士之薛福成

(2020-06-27 07:55:00)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散文

桐城派

薛福成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代散文概述34

——清史札记之四十三

 

我楚狂人

三、桐城派22

5.桐城余孽6

薛福成

薛福成(1838412—1894721日),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不做诗赋,不习小楷,对八股尤为轻视。

薛福成一生主要成就在外交方面和洋务方面,是近现代“锡商”的先驱者。这里只说他与桐城派的关系。

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 薛福成的著作基本上均已编入《庸庵全集》。其《出使日记》及续刻已被编入《走向世界丛书》。

薛福成虽然长期依附洋务派,但却倾向经世,后来终于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成为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早期改良派。在文学方面,他虽然长期与桐城派文人为伍,曾推崇桐城派,但亦曾指责吴汝纶标榜桐城,并自言出使之后文风有所变化。为文多着眼于经世致用,不受桐城派约束。其政论文洋洋洒洒,曲尽事理,既谨严有序,又雄辩有力,黎庶昌誉为首屈一指。其中许多重要议论切中时弊,有些重大建议得到采纳。如《上李伯相论赫德不宜总司海防书》,对于维护中国海军兵权,解除英国人赫德的总海防司职务,起了决定性作用。此外,他还写过许多史论,如《海瑞论》、《叶向高论》等,藉古喻今,针砭时事。

薛福成文善于记述。他记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时期许多重要的遗闻轶事,往往兼有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如《蒲城王文恪公尸谏》,追述汉军机大臣王鼎在河工上营救林则徐未成,回朝后怒斥穆彰阿,廷诤至苦,愤而自杀。记载详实,有史料价值。生动地表现了王鼎的刚直,穆彰阿的奸滑和道光帝的偏心,又有较高文学性。薛福成还有些记叙文,写他亲身经历过或亲自调查过的新闻时事,如《书太监安德海伏法事》和《张汶祥之狱》等,真实又具典型意义,近乎报告文学。晚年在国外所作的《出使日记》,报告性也较强,无论写资本主义事物还是阿尔卑斯山风景,都颇可观。其中的《观巴黎油画记》,长期选作中学教材,传诵尤广。但是薛福成的封建意识仍旧很浓,即使身在资本主义世界也不动摇,这就难免要给他的作品带来许多局限。

薛福成在故乡无锡的故居十分宏丽,为国家级文物。笔者有游记《无锡景》记其事。摘录如下:

薛福成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闹市区崇安区健康路西侧,门牌号是“学前街152号”。这座巨宅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因为薛福成任过中国清政府驻英法意比等国特命全权大使,俗称“钦差大臣”,所以称为“钦使第”。

钦使第是薛福成在出使英、法、意、比之前,自己亲自设计构画草图,交其长子薛南溟负责建造。薛福成故居钦使第平面布局规整、功能划分严谨,宅院分中、东、西三条轴线,前窄后宽,中轴线上由门厅、轿厅、正厅、后堂、转盘楼、后花园组成;东轴线上由西式弹子房、薛仓厅、对照厅、枇杷园、吟风轩、戏台组成;西轴线由传经楼、西花园、佛堂、杂房组成。中轴线前四进面阔均为九开间,第五进、第六进的转盘楼更是面阔十一开间,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转盘楼,有中华第一回楼之称。保存下来的建筑有160余间,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整组建筑体现了清末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填补了我国建筑史上的空白,有江南第一豪宅之称。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看薛福成故居有这样一些印象比较深刻,一是大门首竖匾光绪皇帝御书“钦使第”,这显出了薛福成当时得到的荣宠;二是轿厅之规模罕见,特别是双排柱实属罕见;三是第五、第六进的面宽十一间的回楼真的是为我所仅见,堪称全国第一;四是戏台规制很特别,架在水面上,音乐台在侧面,少见,可惜台顶的藻井粗糙了些;五是后面的巴洛克式小楼(未开)和花园边的弹子房及其花玻璃,看出了“西风东渐”,可惜弹子房的修复粗了些,如窗勾,无锡工匠往往细处不注意,惠山老街也有窗勾问题;六是西路花园是江南园林的风格,但是自己的创意不多,多为移用他人成果,如“小飞虹”,为什么无锡那么多石舫?一点点水面,石舫实在太局促。

清代散文概述34曾门四学士之薛福成
薛福成故居,下同。
清代散文概述34曾门四学士之薛福成

清代散文概述34曾门四学士之薛福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