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洋务运动沈葆桢收复台湾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关于洋务派45
——清史札记之三十四
我楚狂人
四洋务派的代表性人物29
8沈葆桢5
收台始末3
沈葆桢开发台湾作出了很实在的贡献。
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廷委任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督办台湾军务,并兼理各国通商事务。沈葆桢到了台湾,积极加强战备,坚守城池,不久就迫使日寇知难而退,“遵约撤兵”
光绪元年(1875年)一月,沈葆桢上奏折又提出三项改革:
废除严禁内地人民渡台的旧例;
废除严禁台民私入“番界”的旧例;
废除严格限制“铸户”、严禁私开私贩铁斤及严禁竹竿出口的旧例
沈葆桢提出的这些改革,主要是为了推动台湾土地的开发、特别是后山的耕垦。有利于巩固海防,同时对促进东部的开发和汉族与原住民的交往都有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沈葆桢对台湾行政体制也提出并实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有:在艋舟甲创建台北府;增设恒春、淡水两县;改原淡水厅为新竹县,原噶玛兰厅为宜兰县。至于加强海防的具体措施,如建设新式炮台、购买洋炮及军火机械,购买铁甲舰,练水雷军等等,在沈葆桢的主持下,都在一一加紧进行。上述改革措施的实行都得到了清政府的允准,因而加强和改进了清政府对台湾的治理,促进了台湾的进一步开发
前一篇:关于洋务派44沈葆桢4
后一篇:关于洋务派46沈葆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