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关于洋务派26
——清史札记之三十四
我楚狂人
六、洋务派的代表性人物11
5.张之洞5
(2)洋务领袖4
其四,创办新式军队
他也注意训练新式军队,在两江总督任职期内,曾编练过江南自强军,人数1万,地点在徐州,军官全部用德国人担任,采用西法操练。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回任湖广总督,将自强军交给两江总督刘坤一。
光绪二十一年( 公元1895年)12月末,新式陆军自强军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组建。甲午战争期间,由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张之洞建立的。自强军悉仿德制,驻防江南,对开化社会风气、加强防务起过积极作用,带有浓厚的"御侮"爱国色彩,是中国近代新式陆军的开端。
自强军驻扎南京,在城内购建营地营房,进行操练。并设立营务处管理全军营务。1896年8月,全军移驻吴淞,原吴淞驻军移扎狮子林炮台,腾出营地操场,供自强军训练。
自强军在吴淞安顿以后,开始了正规的军事操练。步队使用的武器是1888年新式小口径双筒毛瑟枪,炮队2营使用武器分别是克虏伯八生的后膛钢炮及英国麦克信七生的半后膛钢炮各6尊。马队操练器具主要是长矛,炮队马队士兵则都备有新式小口径双筒马枪。1897年5月1日,自强军在吴淞举行阅操,邀请了驻沪各国领事、水陆团练各将弁共170余人观看。阅毕,上海的西文报刊评论说:“此军人人体气强壮,枪械整洁”,步队“听其扳机作势之声则千人一律,及装药放响则初次不齐,二、三次较佳”;炮队钢炮“皆精利之器,光洁绝伦,……炮手之技洵称敏捷”;马队“操亦甚精,进退徐疾,皆如人意”。连当时江苏巡抚赵舒翘视察自强军时,对其“行军阵法”,也发出“江南诸军无如自强军”的感叹。国内舆论更对自强军“士躯之精壮,戎衣之整洁,枪械之新炼,手足之灵捷,步伐之敏肃,纪律之严谨”,赞叹不已。大阅操的成功,使自强军名声大振,令中外人士有耳目一新之感。
1898年5月,新任自强军统带江南提督李占椿带军移驻江阴,以便与镇江上游诸军相互联络,自强军加入了江防行列。这时期,自强军遣散了洋将,全归华将自统。军队营制上增加了江南提督亲兵一哨。全军在靠近江阴沿江炮台附近,择地驻扎,以备有警时与炮台互相策应。1898年9月,刘坤一谕:三十七营防军练洋操,每哨由自强军酌拨排长一名充任教习,一切操法都按自强军的章程。自强军调出排长的缺额,由统带另行募补,又将自强军新纂之《西法类编》一书分发江南防军各营旗,责成营哨官诵习。
1901年9月清廷下旨命自强军“将亲兵一哨仍留下”外,“所有马步炮各营借原领军械等项”调往山东,“交袁世凯酌量分布和训练”,并入袁世凯的武卫右军。1905年春与武卫右军合编入北洋常备军第四镇,统制为吴凤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