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太平天国34曾国藩2

(2019-09-12 07:15:03)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太平天国

对手

曾国藩

关于太平天国34

——清史札记之三十二

我楚狂人

四、太平天国的敌对阵营5

2湘军淮军2

1)曾国藩(附湘军主要战将曾国荃、罗泽南、塔齐布、鲍超、李续宾、多隆阿、彭玉麟、江忠源、杨载福)

曾国藩2

曾国藩是一个很宏大的课题,这里不做全面研究,只说与太平天国有关的部分,其他的留待日后再说。

屡败屡战

曾国藩与他的湘军并非一帆风顺,打了很多败仗,曾国藩自己也几度陷入绝境,几番自杀。但是诚如曾国藩在奏折中所说,“屡败屡战”,越打越强悍,终于葬送了太平天国。

咸丰三年(1853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并上书清廷征用了还只是都司的塔齐布。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并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咸丰四年(1854年)2月,湘军全军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动员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在道义上处于有利地位。

曾国藩命褚汝航为水军统领,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率大小船舰240艘,水陆大军17000人,挥师东下。3月,岳州战事不利。4月,在靖港水战中又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曾国藩愤而投水自尽,幸被幕僚章寿麟所救。因战事不利,曾国藩得旨革职。

塔齐布与守备杨载福、知县彭玉麟带领陆军攻克湘潭。七月二十五日,曾国藩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击杀太平军曾天养,并攻克城陵矶,因功赏三品顶戴。1014日取武昌、汉阳,因功赏二品顶戴,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因曾国藩努力推辞,而赏兵部侍郎衔。122日,曾国藩攻陷田家镇,杀敌数万,焚舟五千,进围九江。曾国藩因调度有方,赏穿黄马褂。

咸丰五年(1855年)2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于湖口,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跳船得免,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曾国藩愤怒至极,打算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曾国藩派李孟群、彭玉麟、胡林翼支援武昌,而自己亲自到江西招兵造船。7月,塔齐布卒于军营,曾国藩赶往九江,统帅他的部队。8月,收复湖口。9月,补授兵部右侍郎。

咸丰六年(1856年),石达开进攻江西,曾国藩坐困南昌,这时罗泽南卒于军营中,彭玉麟走千里杀入重围至南昌助守。92日,洪秀全与杨秀清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南昌解围。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咸丰七年(1857年)220日,其父去世,曾国藩偕弟曾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在当年建思云馆 

咸丰八年(1858年)5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713日,曾国藩接咸丰谕出办浙江军务,救援福建。 十二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咸丰九年(1859年)11月,曾国藩拟四路进兵之策,曾国藩攻取安庆,多隆阿、鲍超攻取桐城,胡林翼攻取舒城,李续宜攻取庐州

咸丰十年(1860年)2月,曾国藩破陈玉成于太湖。由于两江总督何桂清放弃常州而奔上海,导致苏州、常州失陷。4月,清廷命曾国藩马上赶赴江苏,并先行赏加兵部尚书衔,署两江总督。6月,实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7月,命皖南军务归曾国藩督办。

攻占天京

咸丰十一年(1861年)95日,湘军攻陷安庆。925日,曾国藩移住安庆。1220日,加太子太保衔,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同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同治元年(1862年)131日,曾国藩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二月十四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四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五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六月,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军回援天京,太平军集结二十万人兵力,十月起大战湘军四十多天,未能取胜。

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攻克钟山,合围天京。7月,湘军攻破天京,屠城。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同月,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八月,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当时朝廷要求曾国藩北上剿捻,曾国藩推荐李鸿章、左宗棠统军北上。实际上是交出了兵权,以免功高震主。

关于太平天国34曾国藩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