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平天国22李世贤汪海洋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太平天国人物李世贤汪海洋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关于太平天国22
——清史札记之三十二
我楚狂人
三、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17
7李秀成(附李世贤、汪海洋)6
附一李世贤
李世贤(1834年-1865年8月23日),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的堂弟,后被封为“侍王”。
1861年李世贤以金华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 1864年在天京失陷后继续领导部分太平军进行反清斗争,1865年8月23日被康王汪海洋杀害。
李世贤1851年参加太平军,英勇善战。但是直到天京事变及翼王石达开带兵出走后,人才凋零后才真正崭露头角。当时太平天国“朝堂无相佐,战地无将伐”,而李世贤“少勇刚强”,开始受到重用,1857年升左军主将。次年驻军芜湖,在宁国府湾沚镇(今属宣城)歼灭清浙江提督邓绍良军。1860年与陈玉成等合力消灭清军江南大营,封为侍王雄千岁,爵称“天朝九门御林军忠正京卫军侍王”。攻克宁国,徽州(治今歙县),与黄文金包围曾国藩于祁门。次年对左宗棠作战失利,转攻浙江,连克严州(治今建德)、处州、台州(治今临海)、宁波,5月28日攻克金华后,以金华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后奉天王洪秀全命,增援天京,在溧阳、句容作战二年。1862年2月9日,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景宁县城,据守10日后撤离。5月13日,李世贤部会合温州金钱会起义军再克县城,驻守3日。
1864年溧阳失守,转战江西。天京陷落后,率汪海洋、陆顺德等经广东入福建,在漳州一带坚持斗争,斩清福建提督林文察等。次年春,左宗棠率重兵分路围攻,力战不敌,撤至永定,清兵尾追,往镇平(广东蕉岭)投汪海洋,汪曾杀李部将李元茂,因畏罪而于8月23日将他杀害。
天京被攻陷之后,李世贤成为全军主帅,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金华有侍王府尚存,是金华最早的全国重点文物,以壁画称著。
附二汪海洋
汪海洋(1830年—1866年1月29日),安徽全椒人,太平天国晚期著名将领,后封康王,有太平天国后期擎天一柱之誉。
汪海洋初为石达开部将,1857年随石达开出走。1860年随保王童容海、朱衣点等脱离石达开率20万众“万里回朝”,从广西取道江西与忠王李秀成会师,受李秀成节制。后进军浙江,攻克杭州,镇守余杭,受封为康王,受李世贤节制。1863年击败清军蒋益澧部。1864年杭州失陷,随侍王李世贤进军福建,攻克漳州。1865年,在镇平刺死李世贤,独领其军,与清军转战于闽、赣、粤边界的平运、长宁、定南、平和、兴宁各县,后在嘉应州(今梅州)战死。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此事标志着太平天国“彻底地失败”。
困守嘉应州的汪海洋忽然决定“破釜沉舟”与围城清军决一死战,分兵三路冲出,湘军主力刘典部全力抵挡,太平军前仆后继,英勇奋战,鲜血染红了道路和溪涧。
但由于作战计划事先已由叛徒走泄,刘典从叛将丁太阳处得知汪海洋每战必身先士卒的内情,命丁带领清军设置枪炮侧击。当汪海洋率军冲至,丁太阳督军,“枪炮齐施,子如雨注”,汪海洋不幸中弹阵亡。
太平军战死者无数,清军弃尸河中,总计不少于3000具,蔽江而下,整整五天尚未流尽。
李世贤之后,汪海洋是当时唯一能够统辖全军的将领。汪海洋战死,实际上太平天国已经彻底覆亡了。
汪海洋杀李世贤部将李元茂,是为了夺兵权,杀李世贤还是为了独掌兵权。末路还是这样自相残杀,叫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