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十三朝简评6雍正帝1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宫十三朝雍正帝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宫十三朝简评6
——清史札记之三十
我楚狂人
五、清世宗雍正帝胤禛
清世宗雍正帝胤禛应该是清代诸帝最有争议的一位。我们幼时留下的印象,雍正帝就是清代暴政的代名词,街谈巷议都说雍正是被吕留良的后人侠女吕四娘刺杀,死无全尸。而近年来,随着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广泛流传,雍正帝的粉丝剧增,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勤政的帝王”、“反腐英雄”,等等。那么,这些绝然不同的评价,哪一个更接近事实呢?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以其中庸平和在继承权争夺中渐渐胜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
关于雍正帝,我想说这样几点:
首先,雍正帝完善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前面说过,皇太极把满洲的军事联盟形态改造成中央集权国家。但是尚有旧制度的残存,如“旗主王爷”的议政制度,简称“议政王”。雍正废除了“议政王”,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与之相配合的是军事统帅权的高度集中,皇帝直接统帅上三旗,监管两旗,实际上八旗有五旗直接为皇帝统领。八旗制度在雍正时代最后成型,也就是皇权的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