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贰臣传名单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读《贰臣传》有感1
——清史札记之十九
我楚狂人
读明末史,我们知道,实际上清军入关之后,基本上就是用汉奸部队来对付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的。这就是区区十几万八旗能够统一全国的真正奥秘。这些汉奸,有从江南一直打到西南的洪承畴,有东北打到西北直至西南的吴三桂,有绞杀东南二帝的李成栋、金声恒,有追逼永历帝而最后为清廷死忠的孔有德。还有的则是倒戈成为带路党的,如郑芝龙、孙可望。
这些汉奸,有为清廷捐躯的,如孔有德;有功成身退的,如洪承畴;有的则有重新反清,最后败亡的,如吴三桂、李成栋、金声恒。
那么,清廷是怎样报答这些汉奸的呢?那就是百年之后的《贰臣传》。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乾隆帝亲自决定并审定名单,编撰《贰臣传》。《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50余人。其名单如下:
贰臣传甲 卷七十八
刘良臣、刘泽洪、孙定辽、孔有德、王鳌久(王鳌永)、王正志、徐一范、徐勇、郝效忠、马得功、李永芳、孟乔芳、张存仁、刘武元、祖可法、尚可喜、洪承畴、刘芳名、李国英、张勇、祝世昌、鲍承先、王世选、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邓常春、耿仲明、全节、吴汝玠、宋权、王宏祚、李化熙、任浚、曹溶、卫周允(避雍正名讳,本名应为卫周胤)、李鉴、胡茂祯、高第、孔希贵、张烜、徐起元、贾汉复、张天禄、张天福、马宁、常进功、卢光祖、高进库、霍达、吴六奇、陈世凯、田雄。
贰臣传乙,卷七十九
孙得功、马光远、沈志祥、谢升、金之俊、胡世安、田维嘉、沈维炳、房可壮、刘汉儒、黄图安、高斗光、王永吉、王铎、王无党、左梦庚、许定国、赵之龙、梁云构、刘良佐、刘应宾、苗胙土、张凤翔、吴伟业、夏成德、冯铨、李若琳、谢启光、孙之獬、李鲁生、吴惟华、土国宝、鲁国男、陈之遴、刘正宗、周亮工、钱谦益、魏琯、潘士良、李犹龙、王之纲、任珍、梁清标、党崇雅、卫周祚、戴明说、刘余佑、龚鼎孳、刘昌、孙承泽、熊文举、薛所蕴、李元鼎、傅景星、叶初春、张若麟、唐通、董学礼、骆养性、陈之龙、柳寅东、方大猷、陈名夏、高尔俨、张忻、张端、白广恩、南一魁、张缙彦、孙可望、白文选。
共 157
人
注意,这里没有吴三桂等人,因为乾隆认为他们还不够格。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帝谕示国史馆,用《贰臣传》例,编纂《逆臣传》。
入选名单如下:
吴三桂、马宝、王屏藩、李本深、张国柱、杨遇明、杨富、蔡禄、杨来嘉、杨永清、曹申吉、罗森、吴之茂、陈洪明(广西巡抚,从吴三桂三藩之乱,从宽免死、著流徙宁古塔、籍其家)、崔之瑛(云南按察使,从吴三桂三藩之乱)、王辅臣、谭洪、谭天密(谭洪子)、郑蛟麟、祖泽清、耿精忠、曾养性、刘秉政、刘进忠、尚之信、俨自明(江西提督,从三藩之乱,悔罪反正来迎王师,当赦其罪,仍前录用)、孙延龄、马雄、马承荫、郭义、缐国安、姜瓖、李建泰、金声桓、章于天、李成栋、袁彭年、郑芝龙、刘泽清、马逢知、曹纶。
在《贰臣传》中没有清廷的早期汉臣范文程、宁完我,因为这些人没有在明朝做过官,这些人被认为是清王朝的“自己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