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鲁王诸臣郑彩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鲁王诸臣8
——清史札记之九
我楚狂人
八、郑彩
郑彩,字羽公,福建南安人。郑芝龙从子。天启五年(1625)从郑芝龙下海亦商亦盗,后随郑芝龙受明廷招抚,官总兵。明末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后被郑成功收编。早年从郑芝龙下海经商,后随郑芝龙受明廷招抚。
南明弘光时,郑彩为副总兵,与郑鸿逵守镇江。清军渡江,弘光政权破灭后,与郑鸿逵等迎立隆武帝朱聿键于福建,被封为永胜伯。
隆武政权的兵权基本掌握在郑氏集团的手中,在隆武帝朱聿键一再训令下,郑芝龙不得不派郑彩带兵出杉关,援救江西建昌义师。郑彩到达杉关之后却按兵不动,无论监军给事中张家玉怎样催促,他一概置之不理。听说清军将至,便马上退兵。
隆武帝汀州遇难后,据守金门、厦门一带的郑彩、定波将军周瑞带领舟师四百艘来到舟山,见鲁王朱以海处境困难,把他迎往福建。郑芝龙已经由安海赴福州博洛军前投降,派人通知郑彩献出鲁监国向清廷请赏。郑彩不愿降清,他就把朱以海藏起来,另找一个相貌类似的人充当替身,叮嘱部将如果郑芝龙命人来抓鲁监国,就把这冒充的人缢死,蒙混过去。幸好,郑芝龙到福州后很快就被清军胁迫北上,顾不上捉拿鲁监国,朱以海才得以在郑彩军驻地安顿下来。封郑彩为建威侯,后又进为建国公。
郑鸿逵、郑成功、黄斌卿等人以尊奉业已不存在的隆武朝廷为名,拒不接受鲁监国,与郑彩、郑联、杨耿等人分道扬镳。郑彩的拥戴鲁监国,实际上是重演郑芝龙操纵隆武帝于股掌之上的故伎。郑彩跋扈自雄、擅杀大臣,排斥异己,击杀了大学士熊汝霖。
永历四年(1650)中秋,郑成功计杀郑彩弟郑联,占领厦门后,向鲁监国上表求救,忠于朱以海的诸将深恶其人,乘机击破郑彩余军。郑彩从此一蹶不振,后来请郑芝龙的母亲黄氏代为疏通,郑成功才让他返回厦门闲住,终老于该地。
郑氏集团脱不了海盗本性,全无信义。郑彩是鲁王集团最后失败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