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金阊门旧事补遗小序
(2018-09-12 07:25:35)
标签:
文化阊门补遗小序 |
分类: 苏州夜话 |
旧事重提
——金阊门旧事补遗小序
我楚狂人
我是从《银胥门旧事》开始写苏州老街坊的,一开始写得很随意,基本上是想到哪写到哪。后来写《金阊门旧事》时发现,这样写没有条理,有点乱,于是试图根据条线理出头绪来。但是现在看,还是有点随意,不应该有的缺漏很多,于是先有了补遗性质的《胥门城内》的写作。但是,阊门缺漏的内容也不少,所以这里再作补遗。
梳理一下,桃花坞的内容漏了不少,如桃花坞河的桥、桃花坞的横巷。还有景德路的横巷、中市街的横巷都没有系统梳理一下,觉得眉目不清。所以觉得有必要做一次补遗。有些已经在其他部分涉及的我就不重复,这里只做补遗。
我常笑话一些朋友有考据癖,以致误入歧途。如读《汉书》之《路德博传》,涉及到一个地名“管邕之地”,有朋友可以据《中国地名大辞典》找了在黑龙江的一个小地名。须知,这是讲路博德率军从交趾驰援交州(广州)的,怎么可能跑到黑龙江?何况东汉的交通那样不发达,何况东汉时黑龙江还远没有开发。其实,“管”是“三管”, 广西所辖地域在唐朝时分属桂管、容管、邕管三个政区管辖,简称“三管”。因此后人把“三管”作为广西的代称。“邕”是“邕江”,也是南宁的古称。实际上“管邕之地”也就是指今天的广西。从今天的越南北部,穿过广西,驰援广东,顺理成章。是不是这样啊。
但是,我自己是不是有一点考据癖呢?肯定有。我发现苏州的一些地方志和网站上提供的资料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往往情不自禁作一番考订。请朋友不要笑话我痴。所谓“情不自禁”,就是成癖了。
自以为世居苏州,生平也喜欢到处瞎走走瞎看看,对苏州有点了解,不料真的动笔写,就觉得很多还是一知半解,往往挂一漏万。要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补遗了。好在一边写一边学习,饶有兴趣,那就一路补遗吧。
且打住。补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