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重建陈墓高中——陈墓中学1988届高中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有感之三

标签:
教育城墓中学1988届毕业三十周年重建高中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欣闻重建陈墓高中
——陈墓中学1988届高中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有感之三
我楚狂人
聚餐席间,王伟强同学与我说起陈墓高中即将开工重建,现任昆山教育局基建科负责人的他正是工程负责人。听到这个消息,格外欣喜,更可喜的是有这样一位对陈墓中学有深厚感情的人负责工程,大幸。
我是在1986届三十周年聚会时第一次听说县里有重建陈墓高中的打算,去年1987届三十周年聚会又一次听到了这个消息,不觉有一种迫切感。今年遇到直接负责此事的王伟强,心里不觉大喜。
陈墓有现代中学,自乡贤教育家朱文鑫始。陈墓初中其最早原址在文昌阁港西,曾经一度是陈墓中学食堂的地方,那里原有陈墓城隍庙,陈墓初中就是借城隍庙庙址办起来的,后来才扩展到港东莲池寺,而且渐渐莲池寺反成了主要教学区。朱文鑫子以朱文鑫字号命名学校,因此称槃亭中学。
上世纪四十年代陈墓办中学始,一直是纯初中,解放前昆南没有高中,读高中要去外地。如千灯人葛鸿钧去苏州萃英中学读高中,后来留校任教,成为萃英至五中校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陈墓初中解放后收归国有,一度排序为“昆山县第四中学”。陈墓有高中,自1965年始,所以陈墓中学文革前并无高中毕业生。应该在文革期间毕业的1968届高中生是陈墓中学首届高中生,也就是开发周庄古镇旅游的功臣庄春地的那一届。至于后来“乡乡办高中”是后话。
所以,把新学校称为锦溪中学也罢,陈墓中学也罢,都是合适的,唯独不能称为槃亭中学,因为槃亭先生没有办过高中。为了延续文脉,可以建亭子命名为槃亭,也可以刻石甚至立像纪念,但是取名槃亭中学还是不妥当。不知我的看法对不对?
伟强也是将近五十岁的人了,毕竟学体育的出身,身体很健硕,正是年富力强的人生巅峰阶段。我愿他为了家乡,造一座不愧后人的学校。我愿早日见到这所学校。残年病躯,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了,就献上自己的祝福吧。
如果在八十年代陈墓中学最辉煌的时代,大力支持发展,今天的陈墓中学将会怎样呢?
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