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门寻踪——齐门内外之一

标签:
文化齐门城门齐女晏子 |
分类: 苏州夜话 |
齐门寻踪
——齐门内外之一
我楚狂人
齐门,阖闾大城古八门之一。八门者,乃南面盘门、蛇门;北面齐门(巫门)、平门;东面娄门、相门(匠门);西面阊门、胥门。齐门位于苏州城北。因门朝向齐国,故名。据考,齐门有城郭,也就是外城墙,旧称城垛子,城与郭之间还有方角城墙。因此齐门有三道城门,故道路曲折,形势险要。齐门内城门西恻有水城门,门上建有两层城楼,俗称鼓楼。内有内城河,外有外城河,城郭之同相距二三十米。60年代初,先拆除城门城楼,1978年建水闸时拆除了水城门。前些年,城门口的石拱桥还在,不知近况如何?
相传阖闾十年(公元前505),吴破齐,齐以女质,配与吴世子波。齐女思乡,日夜号泣成病,阖闾乃造此门,名“望齐门”,令齐女往游其上,后称齐门。又传,当时吴强齐弱,年老的齐景公慑于吴王声威,将女配与吴太子波。太子波早亡,齐女思乡,吴王在齐门上造九层飞阁,让齐女登阁望乡,故又名望齐门。此说仅见《吴越春秋》。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云:“齐子使女为质于吴,吴王因为太子波聘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因乃为病。阖闾乃起北门,名曰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女思不止,病日益重,乃至殂落。女曰:‘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山之巅”。今虞山仍有齐女冢古迹,清康熙初重葺,顾嗣立题“臣心拱北”额。
齐景公名相晏子曾使吴,《晏子春秋》记载其事,原文如下: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傧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随之吴王曰:“夫差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
晏子以其卓越外交才能,不卑不亢,赢得了吴王夫差的尊敬。吴地记载,夫差以长女琼姬嫁之,《姑苏志》记载:琼姬墓,夫差女也,与夫差墓相近。也就是说在阳山附近了。
晏子使吴,进的应该是齐门吧?
吴国自阖闾开始,筑吴城,北上争雄,到夫差黄池会盟,与齐国的争雄一直是吴国的重大国策之一。所以齐门建造得格外险固,也就很正常。在与齐国争雄中,吴国似乎一直在齐国面前占上风,但是,先灭亡的反而是吴国。齐门见证了这一段曲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