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街的横巷2东麒麟巷

(2018-07-01 09:17:29)
标签:

文化

娄门

北仓街

东麒麟巷

东麒麟河

分类: 苏州夜话

北街的横巷2

——娄江东去之六

我楚狂人

一、北仓街2

5.东麒麟巷

东麒麟巷在北仓街西侧,东与葛百户巷相接,西出平江路。古作骑龙巷,讹为麒麟巷。王鏊《姑苏志》作骑龙巷,并注(在)张香桥巷。同治《苏州府志》作麒麟巷,并注(在)张香桥南,旧名骑龙巷。民国《吴县志》复作骑龙巷,并注《姑苏志》张香桥南,按:今名麒麟巷。按:抄本《姑苏志》字作字。《姑苏图》标麒麟巷,《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东麒麟巷。

本巷北侧有三家村,旁有水池曰龙潭,《吴门表隐》卷十:龙潭在三家村,左右支河,时有万鲤来朝之异。明洪武时,孽龙为患,殃民害禾。里士沈道基延承天寺名僧某驱之去,鲤不复聚。因建水神庙在潭前以镇之。东偏建桥,名曰聚(今误作徐)鲤鱼桥,里名骑龙(今名麒麟)巷。

333米,路宽2.23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异形道板路面。现为砖砌人字路面。

2002年,苏州市政府对这条小巷及附近居民住宅做了原地修整,改善了居住环境。

东麒麟巷17号的华宅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原居住着21户居民。2002年华宅就被列入苏州49处亟待维修的古建筑名列中。第三进为大厅,面阔三间,梁架扁作,前后翻轩,楠木落地长窗雕刻精细。第四进为楼厅,楼板搁梁上雕和合图,其工艺和用材的精细在苏州众多古建民居中是屈指可数的。砖雕门楼额率屡不越,有乾隆十年(1745年)款。由于年久失修,椽子脱榫,腐烂虫蛀严重,屋面渗漏,第四进楼厅坍塌。2005年由平江区政府实施旧危房改造工程,抢修危房,适当改善生活设施。对于属私房的第四进楼厅,后经与产权人协商,由政府出资30多万元收购并实施抢修。现古建筑和居民居住条件都已得到了改善。

东麒麟巷有伴行河道东麒麟河。东麒麟河西起平江河,东出娄门内城河,折北入东北街河,出娄门水关注入护城河东泄。在平江路街面有奚家桥,在仓街街面有徐鲤鱼桥,跨东麒麟河。宋《平江图》、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图》均著录。  《宋平江城坊考》载:徐鲤鱼桥,范、卢、王三《志》均著录。康熙《志》:“张香桥西南。”今讹麒麟桥。《吴门表隐》载:“库塔在徐鲤鱼桥北。康熙初圮,下有古井。”   《平江区志》载:徐鲤鱼桥,位于仓街北端,往东北通娄门,跨东麒麟河。宋《平江图》著录。民国32年(1943)《最近苏州游览地图》及民国38年《最新苏州地图》均称麒麟桥。相传古时附近三家村有龙潭通河,常有百鲤来朝之异。故以“聚鲤”名桥,后讹“聚”为“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桥身两侧刻有桥名和重建年代。民国33年,顾、俞两家出资重建,花岗石栏杆。宽3.6米,长6.95米。《吴门表隐》载,在徐鲤鱼桥北有库塔,康熙初圯,下有古井。

东麒麟河一线应该是保存得较好的水巷景观。

北街的横巷2东麒麟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