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的河1东北街河

标签:
文化娄门北街河临顿桥等 |
分类: 苏州夜话 |
北街的河1
——娄江东去之三
我楚狂人
一、东北街的河
东北街南侧有伴行河道,此河道东起娄门水关,西去在华阳桥与平江河相交,再经园林桥、周通桥、园林路桥、临顿桥,与临顿河相交,西接西北街河,北出跨塘桥流入齐门河。此河道经娄门水关东泄,成为苏州古城北部主要的泄洪通道。此河道在娄门水关有横河,称为娄门内城河,北自东北街河,南至麒麟河。
我们从东向西细数河上的新老桥梁。
1.城东桥
城东桥位于北仓街东,跨东北街河。桥南为娄门农贸市场,在苏州有一定名声。此桥1976年建,钢筋混凝土平桥,钢管栏杆。1981年定今名。近年重修,改花岗石桥栏。
2.北仓街口未命名桥
近年拓宽北仓街时新修,桥北东北街,桥南北仓街通白塔东路。或有人称为北仓桥。此处原有东薛家桥,现在白塔路与娄门打通,这里建水泥平桥,未见命名。位于葛百户巷东,东薛家弄南端,跨东北街河。
3.张香桥
张香桥位于石板街北端,南北向跨东北街河。原为木结构平板桥。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建,为石砌平桥,后改为石板平桥。1965年重修,桥宽2.4米,长10.8米,石栏高0.4米。传为婢女张香之名命名。《宋平江城坊考》卷四引《荻楼杂钞》:“昔有女子姓张名香,与所欢会此,故名。”始建于唐。《吴地记》载有此桥。原为木结构桥梁。清康熙四十五年改为石级平桥。后改为石板平桥,1965年重修加固。民间传说:相传唐时桥旁住一大户人家,有婢女张香与男仆相爱,被主人发觉后将男仆赶走,并不准她与男仆往来。张香与男仆相爱已深,思念心切,在一个深夜里投河殉情。后人为纪念张香这段爱情故事,遂将张香作桥名。另一说为:张香为拒倭寇殉义于此。(按:此说明显不妥,《吴地记》即载有此桥,倭寇扰华在明代,年代相差甚远。)现桥梁尚好。现为单孔条石平桥,长10.9米,宽2.8米,跨径5米,石栏为砖、石混构,高0.4米。
4.普新桥
普新桥位于开源桥东,城东新村北,跨东北街河。1998年11月由苏州华侨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移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花岗石栏杆。
5.开源桥
位于华阳桥东,通往华阳苑小区,跨东北街河。1999年12月由苏州华侨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建造。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花岗石栏杆
6.华阳桥
位于平江路北端,横跨北街河。见载于宋《平江图》。民国《吴县志》载:“华阳桥,在通济桥北,宋庆元四年(1198)重建。”《吴门表隐》载,华阳桥洞碑,有“圣宋庆元四年戊午九月十三日戊申鼎新重建华阳桥”正书二十二字。《宋平江城坊考》载,北街华阳桥畔,有刑部尚书韩崶宅。桥于1983年重建,1991年又进行改建。砖砌水泥栏杆高0.8米,桥南堍有条石栏杆,为条石平桥。1999年12月重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花岗石栏杆。
7.园林桥
曾名停车桥,因有停车场,取唐代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诗句命名。位于拙政园桥东侧。1981年为开辟拙政园停车场建,三铰拱桥,单孔。
8.周通桥
位于园林路桥(现名拙政园桥)东,跨东北街河,南出焦言浜。宋《平江图》著录。民国《吴县志》载:“迎春桥,俗名周通桥,在华阳桥西。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吴门表隐》载有周通桥人火氏,王梧轩妻,极贫苦守,抚嗣子浩尽礼。民国16年(1927)又修建为条石平桥。1986年9月修复,为石板平桥,花岗石栏杆。现不通。
9.拙政园桥
曾名园林路桥,位于园林路北端。1953年开辟园林路时新建,钢筋混凝土板桥。六角形石框钢花格栏杆,栏杆四角水泥灯柱高2.2米,有玉兰花型照明灯4组。
10.临顿桥
位于临顿路北端,跨东北街河。民国《吴县志》载:临顿桥,在任蒋桥北。临顿,吴时馆名。《吴地记》:吴王征夷,尝顿慰宴军士,因此置桥。唐陆龟蒙居此。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北禅寺僧了义重建,嘉庆二年(1797)重修。光绪末又重修且加铁栏焉。民国32年(1943)重建,解放后改建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平桥,1993年1月改建。1999年9月重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沥青路面,花岗石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