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巷4第一天门珍珠弄

标签:
文化相门宫巷第一天门珍珠弄 |
分类: 苏州夜话 |
宫巷4
——相门访古之八
我楚狂人
二、宫巷横巷2
2.第一天门(光裕社)
第一天门位于富仁坊巷北侧,东出宫巷,西至北局开明大戏院门口。圆妙观(玄妙观)山门,旧在宫巷元坛庙前,有匾书“第一天门”,巷因此得名。明卢熊《苏州府志》作玄坛庙巷,民国《吴县志》卷二十四下“附三县佚存阙坊古坊巷”并注“今名第一天门。”《姑苏图》有路标,未注巷名,但巷北有“玄坛庙”字样并标记,《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第一天门。长193米,宽9.2米,沥青路面。此巷从宫巷进,有点上坡的感觉,是不是北局的地基比宫巷路面高?
第一天门8号为光裕书场,1942年由光裕社创办。光裕社是苏州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原名“光裕公所”,建于公元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1912年更名“光裕社”,取“光前裕后”之寓意,几经修缮,清代光绪年间的门楼、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的纪念石幢、展示评弹历史的碑廊均保存完好。
乾隆帝南巡曾召姑苏弹词名家王周士说书,后随驾进京御前弹唱,并赐七品顶带,被后人誉为“御前弹唱,七品书王”。而后王周士发起创建“光裕公所”,供奉三皇祖师,制订行规行风,对外保护艺人权益,对内调整关系,提倡尊师礼让,吉庆佳节举行会书,切磋书艺,培植后学,提倡公益事业,设立裕才学校。光裕社为提高评弹艺人的地位和评弹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评弹界成立最早,参加演员最多,存在时间最长,对评弹艺术发展作用最大的行会组织。二百多年来光裕社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素有“千里书声出光裕”之美誉。光裕社会书是昔日评弹艺人展示才艺,崭露头角的年度盛会。
3.珍珠弄
珍珠弄以旧有珍珠市场得名,位于第一天门北侧,东出宫巷,西至北局。明王鏊《姑苏志》等均作珍珠巷,民国《吴县志》并注“(在)蔡汇头西,《姑苏志》列入临顿里,康熙《志》云在宫巷中。”按:民国《吴县志》注文有误,王鏊《姑苏志》录珍珠巷,《姑苏图》标珍朱(珠)弄(在玄坛庙北),《吴县图》、《苏州图》也均标珍珠弄。长146米,宽4.3米,沥青路面。
太监弄,前面作为观前街副街已经记述,这里不重复。
宫巷的横巷大约就是这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