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顿路25史家巷闾邱坊

(2018-06-08 07:00:15)
标签:

文化

相门

临顿路

史家巷

闾邱坊

分类: 苏州夜话

临顿路25

——相门访古之七

我楚狂人

四、临顿路(南段)横巷17

8.史家巷与闾邱坊巷

史家巷是苏州城区中部的一条街巷,位于旧学前北面,临顿路西侧。史家巷位于旧学前北面,西花桥巷南面。东出临顿路,与曹胡徐巷相直;西至皮市街,与闾邱坊巷相直。乾隆《苏州府志》卷三明坊栏录绣衣坊,并注为史鉴立史家巷。同治《苏州府志》作史家巷,并注明史鉴所居,因名,旧有绣衣坊。民国《吴县志》并注(在)曹胡徐巷西,同治《志》:明史鉴所居,因名,旧有绣衣坊。潘贞邦《吴中访古寻》载:旧名绣衣坊,今巷中尚有一石,曰古绣衣坊旧址,小篆,旁镌史公二字,盖自史公鉴居此后,始改今名。巷长353米,宽3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20号为冯桂芬祠,冯桂芬为清同治《苏州府志》编纂者。

史家巷书院弄口有三眼古井名坎泉2006年被评定为苏州市区十大古井之一。

临顿路25史家巷闾邱坊

临顿路25史家巷闾邱坊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明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为明代学者,于书无不读,尤熟于史。平生好读书和收藏,其家所藏古书甚多,对所藏之书皆能诵读和研究,尤熟于史学、地志、游记,亦留心经世之学。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巡抚王恕闻其名,数次拜访他专门向他咨询时政见解,他陈述世病数条,皆能切中时弊,王恕深服其博才和精辟。家居水竹幽茂,亭馆相通。好著古衣冠,曳履挥尘,望之如仙。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家。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师从林则徐。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李承霖榜进士第二人。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同治初,入李鸿章幕府。少工骈文,中年后肆力古文,尤重经世致用之学。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培养西学人才。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冯桂芬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著有《校邠庐抗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书宗欧、虞,工行草,疏秀简逸,别具畦町。卒年六十六。

闾邱坊巷闾邱坊巷是苏州城区中部的一条街巷,以北宋大臣闾丘孝终宅第在此得名。闾邱坊巷位于因果巷北面,东出皮市街,与史家巷相对;西出人民路,与閤村坊相对。闾邱坊为宋代古坊,北宋时期朝议大夫闾丘孝终所立之坊,就在巷内,因此名巷。闾丘(邱)孝终字公显,苏州人,曾任黄州太守,与大诗人苏东坡交往甚密,经常在一起赋诗为乐。《吴趋访古录》载:东坡谪黄州,孝终为太守,往来甚密。苏东坡经苏州,必定造访闾邱孝终,并说:苏有二邱,不到虎邱,须访闾邱。闾邱孝终被名流如此推重,辞官后与崇大年等人以耆德著称乡里。

临顿路25史家巷闾邱坊

临顿路25史家巷闾邱坊

临顿路25史家巷闾邱坊

临顿路25史家巷闾邱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