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341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顿路23土圣巷旧学前

(2018-06-06 06:57:18)
标签:

文化

相门

临顿路

土圣巷

旧学前

分类: 苏州夜话

临顿路23

——相门访古之七

我楚狂人

四、临顿路(南段)横巷15

6.土圣巷

土圣巷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东起徐贵子桥西堍,过桥出临顿路,西接牛角浜,连接玄妙观,可北出旧学前。所谓“土圣”,一说是民间拜“五圣”,金土水火土五行,这里就有土神庙。一说,土圣就是社坛,也就是土地神。《吴门表隐》“牛角浜”条云:作游宫浜,在社坛巷广生庵后。这个“社坛巷”就是土圣巷的横巷,北接土圣巷,南接清洲观前,“土圣巷”与“社坛巷”这两个地名相联,都指土地神。我以为此说可以成立。

7.旧学前和因果巷1

旧学前位于临顿路中段西侧,东跨悬桥,出临顿路中段,西至皮市街口,与因果巷相连。关于旧学前的命名,还得从苏州的地名演化说起。苏州最古老的行政区划,称为“吴”,即泰伯立国,称为“勾吴”。这里的“勾”,是一个意义很虚的发语词,与古人发表议论时的发语词“夫”的作用差不多。所以“勾吴”就是“吴”。春申君灭越国,治吴,还是称“吴”。秦统一六国,设会稽郡,郡治在吴,下设“吴县”,即现在苏州的区划。所以现在取消了“吴县”这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是很可惜的。唐武则天时期,析吴县,新设长洲县。基本上是东西剖分,以现在的人民路为界。长洲县最早的县署在现在的旧学前,所以这里叫做“县前街”。“悬桥”云者,应该是“县桥”的误传。后长洲县署移到南部,即后来的伯乐中学旧址所在,所以其前有“长洲路”。宋代范仲淹创立苏州府学,经宋仁宗支持,全国推广官学。苏州有三学宫,府学在三元坊,吴县县学在学士街,后搬迁至通和坊,长洲县学即在原长洲县署旧址。于是这里称为学前街。明代长洲县学搬迁至相门狮子口以南,原吴王宫苑旧址,于是称学宫前为“新学前”,这里就对应称为“旧学前”。

有资料云:街筑于宋代,名弦歌里,礼乐教化之义。后因长洲县学设于其北侧,或俗呼学前,明嘉靖二十年(1541)县学东迁,遂称此处为旧学前。卢熊《苏州府志》作弦歌里巷,同治《苏州府志》作旧学前,并注旧名弦歌里巷。民国《吴县志》复作弦歌里巷,并注:俗名旧学前。《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旧学前。清代后期及民国时期,本巷店铺以售衣为主,男女老少服饰,应有尽有。民间因有着(吴语:穿)煞旧学前之谚。长415米,路宽9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旧学前街南原先应该有河道,牛角浜即汇于此,大成坊口的广化寺桥即跨此河。河久废。

临顿路23土圣巷旧学前

临顿路23土圣巷旧学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